出自隋代江總《入攝山棲霞寺詩》:
小序壬寅年十月十八日。
入攝山棲霞寺。
登岸極峭。
頗暢懷抱。
至德元年癸卯十月二十六日。
又再游此寺。
布法司施菩薩戒。
甲辰年十月二十五日。
奉送金像還山。
限以時(shí)務(wù)。
不得恣情淹留。
乙巳年十一月十六日。
更獲拜禮。
仍停山中宿。
永夜留連。
棲神悚聽。
但交臂不停。
薪指俄謝。
率制此篇。
以記即目。
俾后來賞來。
知余山志。
凈心抱冰雪。
暮齒逼桑榆。
太息波川迅。
悲哉人世拘。
歲華皆采獲。
冬晚共嚴(yán)枯。
濯流濟(jì)八水。
開襟入四衢。
茲山靈妙合。
當(dāng)與天地俱。
石瀨乍深淺。
崖煙遞有無。
缺碑橫古隧。
盤木臥荒涂。
行行備履歷。
步步轔威紆。
高僧跡共遠(yuǎn)。
勝地心相符。
樵隱各有得。
丹青獨(dú)不渝。
遺風(fēng)佇芳桂。
比德喻生芻。
寄言長往客。
凄然傷鄙夫。
注釋參考
八水
(1).八川?!冻鯇W(xué)記》卷六引 晉 戴祚 《西征記》:“關(guān)內(nèi)八水,一 涇 ,二 渭 ,三 灞 ,四 滻 ,五 澇 ,六 潏 ,七 灃 ,八 滈 ?!?唐 駱賓王 《帝京篇》詩:“五緯連影集星躔,八水分流橫地軸。”亦用來借指 關(guān)中 地區(qū)。 前蜀 韋莊 《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》:“盜據(jù) 三秦 地,兵纏八水鄉(xiāng)。”
(2).即八功德水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講解將畢賦三十韻詩依次用》:“八水潤焦芽,三明啟羣目。”
江總名句,入攝山棲霞寺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