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白水山佛跡巖》:
何人花守蓬萊,夜半失左股。
浮山若鵬蹲,忽展垂天羽。
根株互連絡,崖嶠爭吞吐。
神工自爐鞲,融液相綴補。
至今余隙罅,流出千斛乳。
方其欲合時,天匠麾月斧。
帝觴分余瀝,山骨醉后土。
峰巒尚開闔,澗谷猶呼舞。
海風吹未凝,古佛來花武。
當時汪罔氏,投足不盡拇。
青蓮雖不見,千古落花雨。
雙溪匯九折,萬馬騰一鼓。
奔雷濺玉雪,潭洞開水府。
潛鱗有饑蛟,掉尾取渴虎。
我來方醉后,濯足聊戲侮。
回風卷飛雹,掠花過強弩。
山靈莫惡劇,微命安足賭。
此山吾欲老,慎勿厭求取。
溪流變春花,與我相賓主。
當連青竹竿,下灌黃精圃。
注釋參考
合時
合時 (héshí) 合乎時尚;合于時宜 fashionable 這話說得不合時 穿戴合時天匠
天工神匠。 唐 楊炯 《梓州惠義寺重閣銘》:“上穹隆兮下磅礴,紛被嚴兮駢交錯。嚴色相兮沖寂寞,誰所為兮天匠作?!?宋 歐陽修 《依韻和圣俞見寄》:“天匠染青紅,花腰呈裊娜?!?明 袁宏道 《南巖望絕頂及五龍諸宮有述》詩:“珠題簸絶壁,人巧依天匠。”
月斧
(1).修月之斧。神話傳說,月由七寶合成,常有八萬二千戶修之,故有此稱。見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天咫》。 清 吳偉業(yè) 《讀史偶述》詩之十八:“ 琉璃舊廠 虎房 西,月斧修成五色泥。”參見“ 月戶 ”。
(2).比喻盡文章能事。 宋 蘇軾 《王文玉挽詞》:“才名誰似 廣文 寒,月斧云斤琢肺肝?!?明 無心子 《金雀記·成親》:“休負,向蕓窗勤磨月斧,親看 嫦娥 ,早登天府?!?清 趙翼 《清明前二日泛舟至平山堂即事》詩:“畫稿從誰粉本翻,匠心直運月斧斲?!?/p>
(3).斧名。刃口呈偃月形,故名。 清 潘榮陛 《帝京歲時紀勝·歲時雜戲》:“元宵雜戲,剪絲為燈……手舉則傘扇旛幢, 關(guān) 刀月斧,像生人物,擊鼓搖鈴。”
蘇軾名句,白水山佛跡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