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姚勉《次友人王半山韻》:
詩家王半山,妙語占清絕。
曲高和斯寡,郢曲愧春雪。
句中寓深意,端為我輩設(shè)。
以規(guī)不以頌,如玉得磋切。
予生戰(zhàn)場屋,一勝久未決。
勇余尚欲賈,磨硯欲穿鐵。
第慚不善斲,顏汗指亦血。
乞靈濟楚師,此敵儻可滅。
如君洗塵累,盆盎易甄別。
鷹揚會有日,奮翅脫籠紲。
注釋參考
不以
(1).不為,不因?!抖Y記·表記》:“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祿,不以大言受小祿?!薄蹲髠鳌べ夜辍罚骸按蠓蚝巫铮椅岵灰砸豁蜓诖蟮?。”
(2).不用;不靠?!睹献印るx婁上》:“ 離婁 之明, 公輸子 之巧,不以規(guī)矩,不能成方圓?!?宋 曾鞏 《上歐蔡書》:“故其言無不信聽,卒能成 貞觀 太平,刑置不以,居 成 康 上?!?洪深 《戲劇導(dǎo)演的初步知識》下篇:“合作完成演出,而不以自身取勝,不獨立吸引注意?!?/p>
(3).無論;不管。《資治通鑒·后唐潞王清泰二年》:“或事應(yīng)嚴(yán)密,不以其日;或異日聽於閤門奏牓子,當(dāng)盡屏侍臣,於便殿相待。”《元史·刑法志一》:“雖有牙符而無織成圣旨者,不以何人,并勿啟,違者處死?!?/p>
磋切
(1).猶切磋。比喻互相研討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尚博》:“以磋切之至言為騃拙,以虛華之小辯為妍巧,真?zhèn)晤嵉?,玉石混淆?!?明 李東陽 《重建成都府學(xué)記》:“其間凡閲歷若干代,造就若干人,雖道德勛業(yè)與時高下,而作育之效,磋切之益,皆不可誣?!?/p>
(2).摩擦。 唐 李紳 《悲善才》詩:“抽弦度曲新聲發(fā),金鈴玉佩相磋切?!?/p>
姚勉名句,次友人王半山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