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聲斷,虛齊半掩,月印枯禪
出自宋代姚云文《八聲甘州(競渡)》:
卷絲絲、雨織半晴天,析歌發(fā)清舷。
甚蒼虬怒躍,靈龜急吼,雪涌平川。
樓外榴裙幾點,描破綠楊煙。
把畫羅遙指,助嘯爭先。
。
樵悴潘郎曾記,得青龍千舸,采石磯邊。
嘆內(nèi)家帖子,閑卻縷金箋。
覺素標(biāo)、插頭如許,盡風(fēng)情、終不似斗贏船。
人聲斷,虛齊半掩,月印枯禪。
注釋參考
人聲
人聲 (rénshēng) 人類在說話、歌唱、哭泣或喊叫時發(fā)出的聲音 voice 遠處傳來人聲枯禪
(1).指老僧。 宋 陸游 《閑味》詩:“身似枯禪謝世塵,豈容收斂強冠巾?!?元 戴表元 《陪阮使君游玉幾》詩:“花滿車茵酒滿船,亂云堆里訪枯禪?!?/p>
(2).枯坐參禪。 明 王廷相 《雅述》上:“今乃以圣人言語并其動作而為末焉,其亦不思甚矣。推此意也,真欲枯禪白坐以見性乎?” 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考索·動》:“推其意,將必有以枯禪入定,始謂之吉矣。” 古直 《冷圃曲》:“有時冥坐類枯禪,中心惄惄如憂煎。” 郭沫若 《落葉·第二九信》:“‘洗心久欲學(xué)枯禪’--哥哥,你是要做和尚嗎?”
姚云文名句,八聲甘州(競渡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