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辜鎩鸞翮,底事碎事與
出自唐代王維《哭祖六自虛(時(shí)年十八)》:
否極嘗聞泰,嗟君獨(dú)不然。
憫兇才稚齒,羸疾主中年。
馀力文章秀,生知禮樂全。
翰留天帳覽,詞入帝宮傳。
國訝終軍少,人知賈誼賢。
公卿盡虛左,朋識(shí)共推先。
不恨依窮轍,終期濟(jì)巨川。
才雄望羔雁,壽促背貂蟬。
福善聞前錄,殲良昧上玄。
何辜鎩鸞翮,底事碎事與。
又作尿蜀斤龍泉,鵩起長(zhǎng)沙賦。
麟終曲阜編,域中君道廣。
海內(nèi)我情偏,乍失疑猶見。
沉思悟絕緣,生前不忍別。
死后向誰宣。
為此情難盡,彌令憶更纏。
本家清渭曲,歸葬舊塋邊。
永去長(zhǎng)安道,徒聞京兆阡。
旌車出郊甸,鄉(xiāng)國隱云天。
定作無期別,寧同舊日旋。
候門家屬苦,行路國人憐。
送客哀難進(jìn),征途泥復(fù)前。
贈(zèng)言為挽曲,奠席是離筵。
念昔同攜手,風(fēng)期不暫捐。
南山俱隱逸,東洛類神仙。
未省音容間,那堪生死遷。
花時(shí)金谷飲,月夜竹林眠。
滿地傳都賦,傾朝看藥船。
群公咸屬目,微物敢齊肩。
謬合同人旨,而將玉樹連。
不期先掛劍,長(zhǎng)恐后施鞭。
為善吾無矣,知音子絕焉。
琴聲縱不沒,終亦繼悲弦。
第一百二十八卷
注釋參考
何辜
何罪,有什么罪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燕歌行》:“牽??椗b相望,爾獨(dú)何辜限河梁?” 清 方授 《夜悲歌》之一:“天乎我何辜?雙親離別久?!?mao{1~1}澤{1*1}東 《向國{1|1}民{1*1}dang的十點(diǎn)要求》:“青年何辜,遭此荼毒?”
底事
(1).何事。 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酷忍》:“天子富有四海,立皇后有何不可,關(guān)汝諸人底事,而生異議!” 宋 張?jiān)?《賀新郎·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》詞:“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,九地黃流亂注?”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底》:“ 江 南俗語,問何物曰底物,何事曰底事。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?!?陳毅 《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》詩:“投降緣底事?敵偽已圖窮?!?/p>
(2).此事。 宋 林希逸 《題達(dá)摩渡蘆圖》詩:“若將底事比渠儂,老胡暗中定羞殺。”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怒遣》:“歸向慈親告,底事羞還怕?!?/p>
碎事
瑣屑的事情。 宋 周必大 《二老堂詩話·老人十拗》:“ 郭功父 老人十拗,謂‘不記近事記得遠(yuǎn)事……兒子不惜惜孫子,大事不問碎事絮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陳煙橋》:“近半年來,因?yàn)樯艘粓?chǎng)病,體力頗減,而各種碎事,仍不能不做?!?/p>
王維名句,哭祖六自虛(時(shí)年十八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