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黃庭堅《思親汝州作》:
歲晚寒侵游子衣,拘留幕府報官移。
五更歸夢三百里,一日思親十二時。
車上吐茵元不逐,市中有虎竟成疑。
秋毫得失關(guān)何事,總為平安書到遲。
注釋參考
五更
五更 (wǔgēng) 舊時把一夜分為五更,即一更、二更、三更、四更、五更 the five periods of the night 指第五更 before dawn;the fifth watch just before dawn 夜夜達五更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起五更,睡半夜歸夢
歸鄉(xiāng)之夢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和沉右率諸君餞謝文學》:“望望 荊臺 下,歸夢相思夕?!?唐 段成式 逸句:“虱暴妨歸夢,蟲喧徹曙更?!?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十八:“心神不定,歸夢無聊。”
百里
(1).一百里。謂距離甚遠?!兑住ふ稹罚骸罢痼@百里,不喪匕鬯?!薄对姟ご笱拧どH帷罚骸熬S此圣人,瞻言百里。”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兵法,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?!?宋 蘇軾 《明君可與為忠言賦》:“心茍無邪,既坐瞻於百里;人思其效,將或錫之十朋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二》:“乃知天下事,但知其一,不知其二,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憂者,始服 永公 ‘熟慮其后’一言,真‘瞻言百里’也?!?/p>
(2).古時諸侯封地范圍?!睹献印とf章下》:“天子之制,地方千里,公侯皆方百里。”后用以稱諸侯國。參見“ 百里之命 ”。
(3).亦謂地小?!睹献印す珜O丑上》:“然而 文王 ( 周文王 )猶方百里起,是以難也?!薄盾髯印ぶ倌帷罚骸肮噬朴弥?,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?!?/p>
(4).古時一縣所轄之地。因以為縣的代稱?!稘h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縣大率方百里?!?漢 蔡邕 《太尉陳公贊》:“公在百里,有西產(chǎn)之惠,賜命方伯,分 陜 餘慶。” 晉 陶潛 《酬丁柴?!吩姡骸氨彼韭敚萦诎倮?。” 唐 王勃 《上明員外啟》:“三冬文史,先兆跡於青衿;百里絃歌,即馳芳於墨綬?!?/p>
(5).借指縣令?!逗鬂h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 渙 ( 王渙 )謝遣曰:‘枳棘非鸞鳳所棲,百里豈大賢之路?!?李賢 注:“時 渙 為縣令,故自稱百里也。”《南齊書·文學傳·崔慰祖》:“帝( 明帝 )欲試以百里, 慰祖 辭不就?!?宋 王禹偁 《畬田詞》序:“茍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,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,庶乎污萊盡闢矣?!?/p>
(6).寶劍名。 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輿服》:“ 吳大帝 有寳刀三,寳劍六。寳劍六:一曰白虹……六曰百里?!?/p>
(7).復姓。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。見《孟子·萬章上》。
一日
一日 (yīrì) 有一天 one day 程一日果以眥睚sha{1-1}人?!巍ね踝暋短普Z林·雅量》 一日于驢上。——宋·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》 一日晌午。——清·徐珂《清稗類鈔·戰(zhàn)事類》 一天,一晝夜 a day;all (the) day 一日之內(nèi)。——唐·杜牧《阿房宮賦》 常如一日?!巍に抉R光《訓儉示康》 茍且非一日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答司馬諫議書》 奉一日歡?!濉ず罘接颉秹鸦谔梦募?前一日?!濉ち簡⒊蹲T嗣同傳》思親
思念父母。亦泛指思念親人。《淮南子·詮言訓》:“故祭祀思親,不求福?!?唐 王維 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》詩:“獨在異鄉(xiāng)為異客,每逢佳節(jié)倍思親?!?/p>
十二時
(1).古時分一晝夜為十二時,以干支為記。《左傳·昭公五年》 杜預(yù) 注有夜半、雞鳴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時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映、晡時、日入、黃昏、人定等名目,雖不立十二支之目,但已分十二時。至以十二支記時,《南齊書·天文志》始有之。參閱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一日十二時始于漢》、 楊伯峻 《春秋左傳注·昭公五年》“十時”注。
(2).猶言一晝夜,全天。 唐 王維 《送楊長史赴果州》詩:“鳥道一千里,猿啼十二時。”《宋史·葛邲傳》:“十二時中,莫欺自己?!?/p>
(3).詞牌名。亦稱“ 十二時慢 ”。 宋 鼓吹四曲之一,雙調(diào)或三段,有平韻、仄韻兩調(diào),四體。又為《憶少年》的別名,雙調(diào)四六或四七字兩體。
(4).曲牌名。屬南曲商調(diào)。字數(shù)與詞牌不同。用作引子。另南曲曲牌《尾聲》一般為十二板,故亦有《十二時》之稱。
黃庭堅名句,思親汝州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7k7k連連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