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池科斗作蝦蟆,道士鵝群誰更易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送楊明叔通判越州》:
知子心中光皪皪,不作秋蟫緣簡策。
八月乘風入會稽,鏡湖細浪魚吹白。
新除戚里外諸侯,況喜上賓開右席。
明月樓中吸玉笙,青山影里森朱戟。
禹穴淵深入地流,秦望峰高插天碧。
朝幕樵溪不見人,往來梅市空余跡。
墨池科斗作蝦蟆,道士鵝群誰更易。
摩滅應多著者稀,但游莫用論今者。
注釋參考
墨池
(1).洗筆硯的池子。著名書法家 漢 張芝 、 晉 王羲之 等,均有“墨池”傳說著稱后世。 唐 裴說 《懷素臺歌》:“ 永州 東郭有奇怪,筆家墨池遺跡在?!?宋 曾鞏 《墨池記》:“﹝ 臨川 ﹞ 新城 之上,有池洼然,而方以長,曰 王羲之 之墨池?!?/p>
(2).指硯。 宋 范正敏 《遯齋閑覽·墨地皮棚》:“ 王僧彥 父名 師古 ,常自呼硯為墨池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四:“文房四寶都拈住,謾把松煙試,墨池點得兔毫濃,拂拭錦箋一紙。” 郁達夫 《采石磯》七:“他拿起筆來,往墨池里掃了幾掃,就模模糊糊的寫了下去?!?/p>
(3).指習書寫字處。 唐 元稹 《酬樂天早春閑游西湖》詩:“墨池憐嗜學,丹青羨登真?!?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八:“白首何人?墨池誰子?后生是畏,前圣有言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玩具·高麗貢紙》:“其表文咨文俱鹵悍之甚,不足供墨池下陳矣?!?/p>
(4).制筆時,以羊青毛為最內層,以兔毫為次層,做成“墨池”(又稱“筆柱”、“承墨”),用以吸墨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·筆墨》:“以所整羊毛中截,用衣中心--名曰‘筆柱’,或曰‘墨池’、‘承墨’。復用毫青衣羊青毛外,如作柱法,使中心齊,亦使平均?!?/p>
斗作
亦作“鬭作”。戲耍;玩弄。斗,通“ 逗 ”。 南唐 馮延巳 《鵲踏枝》詞之五:“莫作等閑相鬭作,與君保取長歡樂?!?元 無名氏 《薛仁貴》第四折:“你把我難當,鬭作,戯耍,睡夢里拖逗得我心中怕?!?張相 《詩詞曲語辭匯釋》卷二:“難當與鬭作,同為戲耍義,連舉同義之三熟語以為言,乃重文以極言之?!?/p>
蝦蟆
蝦蟆 (háma) 同“蛤蟆”( ) same as “蛤蟆”道士鵝
《晉書·王羲之傳》載: 山陰 道士養(yǎng)好鵝, 羲之 因求市之。道士云,為寫《道德經》,當舉群相贈。 羲之 欣然寫畢,籠鵝而歸。后因以為典實。 唐 孟浩然 《尋梅道士》詩:“ 彭澤 先生柳, 山陰 道士鵝。” 宋 黃庭堅 《自咸平至太康鞍馬間得十小詩寄懷晏叔原》:“詩入 雞林寺 ,書邀道士鵝?!?清 朱彝尊 《萬歲通天帖歌贈王舍人》:“試將射的仙人鶴,籠作 山陰 道士鵝。”
更易
改變;改換?!秴问洗呵铩ふ兕悺罚骸?舜 卻 苗 民,更易其俗?!?高誘 注:“更,改?!?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誅韓本末》:“ 李奭 攻 壽州 ,敗。於是誅竄諸將敗事者,更易諸閫?!?清 顧炎武 《音學五書序》:“下及 唐 代,以詩賦取士,其韻一以 陸法言 《切韻》為準,雖有獨用、同用之注,而其分部未嘗改也;至 宋 景祐 之際,微有更易?!?郭沫若 《虎符》第三幕:“ 侯嬴 正欲向左前方下場時, 信陵君 已更易便裝,上場,迎頭相遇?!?/p>
梅堯臣名句,送楊明叔通判越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