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范成大《素羹》:
氈芋凝酥敵少城,土薯割玉勝南京。
合和二物歸藜糝,新法儂家骨董羹。
注釋參考
凝酥
(1).凝凍的酥油。比喻積雪。 唐 白居易 《雪中即事答微之》詩:“北市風生飄散麪,東樓日出照凝酥?!?/p>
(2).凝凍的酥油。形容美人細嫩潤澤的皮膚。 宋 蘇軾 《薄命美人》詩:“雙頰凝酥髮抹漆,眼光入簾珠的皪?!?清 陳維崧 《解語花·詠美人捧茶和王元美韻》:“沉香亭婢,只領略凝酥佳麗?!?/p>
少城
城名。在 成都 城西。少,小。言少城,對 成都 大城而言?!段倪x·左思<蜀都賦>》:“亞以 少城 ,接於其西?!?劉逵 注:“ 少城 , 小城 也,在 大城 西,市在其中也?!?唐 杜甫 《江畔獨步尋花》詩之四:“東望 少城 花滿煙,百花高樓更可憐。” 宋 陸游 《成都書事》詩:“ 大城 少城 柳已青, 東臺 西臺 雪正晴。” 宋 洪邁 《容齋續(xù)筆·臺城少城》:“ 晉 益州 刺史治 大城 , 蜀郡 太守治 少城 ,皆在 成都 ,猶云大城、小城耳。 杜子美 在 蜀 日賦詩,故有‘東望 少城 ’之句。今人於他處指 成都 為 少城 ,則非也?!眳㈤啞短藉居钣洝δ衔鞯酪弧ひ嬷荨贰?/p>
玉勝
玉制的發(fā)飾?!渡胶=洝の魃浇洝贰?西王母 其狀如人,豹尾虎齒而善嘯,蓬髮戴勝” 晉 郭璞 注:“勝,玉勝也?!薄赌淆R書·皇后傳·高昭劉皇后》:“后母 桓氏 夢吞玉勝生后。” 南朝 梁 劉孝威 《賦得香出衣》:“香櫻麝帶縫金縷,瓊花玉勝綴珠徽?!?/p>
南京
(1).古都名。 唐 安史 之亂, 玄宗 奔 蜀 。到 至德 二載,收復兩京,還都 長安 ,遂將 蜀郡 改為 成都府 ,建號 南京 。 唐 李白 《上皇西巡南京歌》之六:“北地雖夸 上林苑 , 南京 還有 散花樓 。”
(2).古都名。 契丹 神冊 四年葺 遼陽 故城建 東平郡 。 天顯 三年遷 東丹國 都于此,升為 南京 。
(3).古都名。 契丹 會同 元年得 幽 薊 十六州,升 幽州 為 幽都府 ,建號 南京 。 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四編第三章第一節(jié):“ 遼太宗 把皇都建號 上京 ,稱 臨潢府 。 幽州 稱 南京 。”
(4).古都名。 宋 大中 祥符 七年,因 應天府 為 趙匡胤 舊藩,建為 南京 。地在今 河南 商丘縣 南。 建炎 元年, 高宗 繼位于 南京 ,即此。參閱 宋 高承 《事物紀原》卷六。
(5).古都名。 金 天輔 七年,以新得 遼 地 南京 (即 燕京 )六州歸 宋 ,改以 平州 為 南京 。
(6).古都名。 金 初稱 北宋 故都 開封府 為汴京, 貞元 元年改稱 南京 。 貞祐 二年遷都于此。 宋 周煇 《北轅錄》:“九日,至 東京 。虜改名 南京 ……按 東京 , 春秋 衛(wèi) 、 陳 、 鄭 三國之境,古 大梁城 也?!?/p>
(7).古都名。 明 洪武 元年八月建都于 江南 應天府 , 永樂 間遷都 北京 ,改 應天府 為行在, 正統(tǒng) 間建為 南京 。 清 為 江寧府 治,而仍沿 南京 之稱。即今 南京市 。 清 孫枝蔚 《初至南京客有談南京事者感賦》詩:“ 南京 歌舞驕南渡,四鎮(zhèn)功名誤四方。”
范成大名句,素羹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