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向淮山分月魄,桃從秦洞得仙葩
出自宋代余靖《思?jí)坳栐⒕痈呤蠄@亭》:
嘗借芳園石友家,幽棲無復(fù)羨紛華。
敞扉氣爽云生棟,卷箔香微露泫花。
桂向淮山分月魄,桃從秦洞得仙葩。
別來追想清閑境,悔褫方中走棧車。
注釋參考
月魄
(1).指月初生或圓而始缺時(shí)不明亮的部分。亦泛指月亮,月光?!稘h武帝內(nèi)傳》:“致日精得陽光之珠,求月魄獲黃水之華?!?唐 李商隱 《街西池館》詩:“疎簾留月魄,珍簟接煙波?!?元 柯九思 《送林彥清歸永嘉》詩:“遙瞻 廣寒殿 , 素娥 正憑闌。白兔擣月魄,指顧成神丹。” 清 百一居士 《壺天錄》卷上:“日月合璧……旋見一紅一黑者,大如車輪,并行而上,不差累黍。紅者,熾若火毬,光華四射;黑者,色甚晦,暗如潑墨,蓋即晦夜之月魄也?!?章炳麟 《四感論》:“又觀月魄與海水者,終日折旋,而今月之明,不能加于古月;今潮之盛,不能過于古潮。安得所謂進(jìn)化者。”
(2).道教語。以日為陽,稱日魂;以月為陰,稱月魄。
秦洞
指 桃源洞 。 宋 楊億 《櫻桃》詩:“石髓凝 秦 洞,珠胎剖 漢 津?!币喾Q“ 秦人洞 ”。 宋 梅堯臣 《依韻和吳正仲屯田重臺(tái)梅花詩》:“桃花已滿 秦 人洞,杏樹猶存 董奉祠 ?!?/p>
得仙
(1).成仙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一:“﹝ 赤松子 ﹞……至 崑崙山 ,常入 西王母 石室中,隨風(fēng)雨上下。 炎帝 少女追之,亦得仙,俱去?!?晉 陶潛 《連雨獨(dú)飲》詩:“故老贈(zèng)余酒,乃言飲得仙?!?/p>
(2).用作去世的婉詞。 唐 王建 《溫泉宮行》:“ 武皇 得仙 王母 去,山雞晝鳴宮中樹?!?/p>
余靖名句,思?jí)坳栐⒕痈呤蠄@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