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君政舉成,為祥理則那
出自宋代姜特立《賦桐廬陳守瑞粟圖》:
仲尼不瑞麟,周公旅命禾。
兩對本一道,胡為有殊差。
麟固首四靈,可賀亦可嗟。
或云一角獸,莫能辨真訛。
鹖雀奏天子,朱雁興樂歌。
文士頌連理,野夫獻(xiàn)嘉瓜。
羽毛草木異,皆物之精華。
於事竟無補,徒然務(wù)矜夸。
食乃民之天,有一皆可嘉。
君不見豐年樂歲人鼓腹,兇年死人如亂麻。
以此較得失,周孔道不頗。
桐廬陳使君,理道蠲煩苛。
蠱敝既振飭,刑罰從寬科。
民生樂其業(yè),自足致時和。
有農(nóng)獻(xiàn)嘉粟,累累來山阿。
數(shù)穗至八九,紛然一何多。
圖狀況傳玩,志牒爭編摩。
使君政舉成,為祥理則那。
促歸不待滿,合上金鑾坡。
嘉禾闕補亡,精筆非君何。
注釋參考
使君
使君 (shǐjūn) 漢代稱呼太守刺史,漢以后用做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honorific fitle of civil governor of a province in ancient China 使君從南來,五馬立踟躕?!稑犯娂つ吧仙!?h3>理則(1).即邏輯。 孫中山 《建國方略·以作文為證》:“然則邏輯究為何物?當(dāng)譯以何名而后妥……吾以為當(dāng)譯之為‘理則’者也。” 孫中山 《建國方略·以作文為證》:“學(xué)者之對于理則之學(xué),則大都如 陶淵明 之讀書,不求甚解而已?!?/p>
(2).原理法則。 郭沫若 《十批判書·稷下黃老學(xué)派的批判》:“盡管是怎樣的個人主義者,一個人不能完全脫離國家社會而生存,故論到國家社會的理則時,便很容易流露其個人主義的本色。” 郭沫若 《中國史稿》第三編第一章第三節(jié):“ 莊子 認(rèn)為……﹝道體﹞生出天地,生出帝王,生出一切的理則,連神、鬼都是從它生出來的?!?/p>
姜特立名句,賦桐廬陳守瑞粟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