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李之儀《萬年歡》
暖律才中,正鶯喉競巧,燕語新成。萬綠陰濃,全無一點芳塵。門巷朝來報喜,慶佳期、此日光榮。開華宴、交酌瓊酥,共祝鶴算椿齡。須知最難得處,雙雙鳳翼,一對和鳴。造化無私,誰教特地多情。惟愿疏封大國,彩箋上、頻易佳名。從此去、賢子才孫,歲歲長捧瑤觥。
注釋參考
從此
從此 (cóngcǐ) 從那個時候起 from this time on 王大伯從此負擔(dān)更重了 從那個地方起或從那個時候起 thenceforward賢子
(1).賢能的兒子?!俄n非子·忠孝》:“父之所以欲有賢子者,家貧則富之,父苦則樂之?!?/p>
(2).多用以美稱他人之子。 三國 魏 曹操 《與太尉楊彪書》:“ 操 白:與足下同海內(nèi)大義,足下不遺,以賢子見輔。” 唐 張鷟 《朝野僉載》卷三:“ 仁杰 曰:‘陛下內(nèi)有賢子,外有賢姪,取舍詳擇,斷在圣衷。’” 袁昌英 《成都灌縣青城山紀游》:“他自己的一生不夠完成這偉大的工程,幸有賢子繼承父志,如愚翁移山般,竟將這驚人的事業(yè)成就了?!?/p>
瑤觥
玉杯。 唐 薛用弱 《集異記·蔣琛》:“酌瑤觥,飛玉觴,陸海珍味,靡不臻極。” 陳去病 《丁未八月海上藏書樓夜坐雜感》詩:“轉(zhuǎn)瞬宵來月更明,芳時何處酌瑤觥?!?/p>
李之儀名句,萬年歡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