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孟郊《寄洺州李大夫》:
自從薊師反,中國事紛紛。
儒道一失所,賢人多在軍。
鳥巢憂迸射,鹿耳駭驚聞。
劍折唯恐匣,弓貪不讓勛。
方知省事將,動(dòng)必謝前群。
鸛陣常先罷,魚符最晚分。
步閑洺水曲,笑激太行云。
詩叟未相識(shí),竹兒爭見君。
殷勤越談?wù)f,記盡古風(fēng)文。
注釋參考
儒道
(1).儒家的道德原則。《荀子·子道》:“若夫志以禮安,言以類使,則儒道畢矣;雖 舜 不能加毫末于是矣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雜文》:“唯《七厲》敘賢,歸以儒道,雖文非拔羣,而意實(shí)卓爾矣?!?/p>
(2).泛指儒家的思想學(xué)說。 清 納蘭性德 《淥水亭雜識(shí)》卷四:“儒道在 漢 為讖諱所雜,在 宋 為二氏所雜?!?/p>
(3).謂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學(xué)說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鍾會(huì)傳》:“ 弼 好論儒道,辭才逸辯,注《易》及《老子》,為尚書郎,年二十餘卒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