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王維《奉和圣制登降圣觀與宰臣等同望應(yīng)制》:
鳳扆朝碧落。
龍圖耀金鏡。
維岳降二臣。
戴天臨萬姓。
山川八校滿。
井邑三農(nóng)竟。
比屋皆可封。
誰家不相慶。
林疏遠(yuǎn)村出。
野曠寒山靜。
帝城云里深。
渭水天邊映。
佳氣含風(fēng)景。
頌聲溢歌詠。
端拱能任賢。
彌彰圣君圣。
注釋參考
頌聲
歌頌贊美之聲?!豆騻鳌ば迥辍罚骸笆惨徽?,天下之中正也。什一行而頌聲作矣?!?何休 注:“頌聲者,太平歌頌之聲。帝王之高致也?!?漢 揚(yáng)雄 《法言·孝至》:“ 周康 之時(shí),頌聲作乎下?!?晉 夏侯湛 《東方朔畫贊》:“彷彿風(fēng)塵,用垂頌聲?!?/p>
歌詠
歌詠 (gēyǒng) 歌頌,吟詠;歌唱 singing contest 歌詠比賽 詩歌,歌曲 song王維名句,奉和圣制登降圣觀與宰臣等同望應(yīng)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