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范成大《瞿唐行》:
川靈知我歸有程,一夜?jié)q痕千丈生。
中流擊楫洶作氣,夾岸簸旗呀失聲。
不知灩?jié)嗽诖?,但覺瞿唐如鏡平。
鑿峽疏川狠石破,號(hào)山索飲飛泉驚。
白鹽赤甲轉(zhuǎn)頭失,黑石黃嵌拼命輕。
草齊增肥無泊處,竹枝凝咽空余情。
人間險(xiǎn)路此奇絕,客裹驚心吾飽更。
劍閣翻成蜀道易,請(qǐng)歌范子瞿唐行。
注釋參考
白鹽
(1).即食鹽?!赌鲜贰ぶ茱J傳》:“衛(wèi)將軍 王 儉 謂 顒 曰:‘卿山中何所食?’ 顒 曰:‘赤米白鹽,緑葵紫蓼?!?/p>
(2).山名。在 四川省 奉節(jié)縣 東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一》:“山上有神淵,淵北有白 鹽崖 ,高可千餘丈,俯臨神淵。土人見其高白,故因名之?!?唐 杜甫 《入宅》詩:“奔峭背 赤甲 ,斷崖當(dāng) 白鹽 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哭志衍》詩:“ 白鹽 古戍烽, 赤甲 嚴(yán)關(guān)柝?!?/p>
赤甲
(1).紅色的甲。古代讖緯家謂為帝王受命的祥瑞。語本《尚書中候》:“龍馬銜甲,赤文緑色,甲似龜背,袤廣九尺,上有列宿斗正之度,帝王録紀(jì)興亡之?dāng)?shù)。”見 杜預(yù) 《〈春秋經(jīng)傳集解〉序》“鳳鳥不至, 河 不出圖” 唐 孔穎達(dá) 疏引。 唐 陳子昂 《為陳御史上奉和秋景觀競渡詩表》:“青云出 洛 ,爰開受命之符;赤甲榮 河 ,終御興王之寶?!?/p>
(2).亦作“ 赤岬 ”。山名。在 四川 奉節(jié) 東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一》:“ 江水 又東逕 赤岬城 西,是 公孫述 所造,因山據(jù)勢(shì),周迴七里一百四十步,東高二百丈,西北高千丈,南連基 白帝山 ,甚高大,不生樹木,其石悉赤。土人云如人袒胛,故謂之 赤岬山 。” 唐 杜甫 《赤甲》詩:“卜居 赤甲 遷居新,西見 巫山 楚 水春?!?清 王士禛 《登白帝城》詩:“ 赤甲 白鹽 相向生,丹青絶壁鬭崢嶸。”
轉(zhuǎn)頭
轉(zhuǎn)頭 (zhuǎntóu) 回頭;扭頭 turn round 落枕以后轉(zhuǎn)頭很困難 折轉(zhuǎn);掉頭 change direction 這兒路面太窄,面的都無法轉(zhuǎn)頭 轉(zhuǎn)念;反悔 think better of 迫于無奈,只好轉(zhuǎn)頭 轉(zhuǎn)頭 (zhuàntóu) 正在生長的植物器官由于生長頂點(diǎn)不同側(cè)面的生長速度不同而在位置上或多或少的有節(jié)奏的變化 nutation黑石
(1).黑色石?!渡癞惤?jīng)·中荒經(jīng)》:“北方有宮,以黑石為墻,題曰天地中男之宮?!薄端鍟ざY儀志》:“ 敦煌烏山 ,黑石變白?!?宋 梅堯臣 《十月晦夢(mèng)游嵩山明日訪宋中道見次道寄宿岳寺》詩:“黑石文難辨,蒼苔蹟易成。”
(2).石膽的別名。見 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石四·石膽》。
(3).關(guān)名。在 河南省 鞏縣 西南。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·河南三·河南府》:“ 黑石渡 ,在縣西南二十里, 洛水津 濟(jì)處, 隋 末 王世充 軍與 李密 相持, 世充 夜渡 洛水 ,營於 黑石 ,明日分兵守營,自將精兵,陳於 洛 北。 李密 渡 洛 逆戰(zhàn)而敗,復(fù)渡 洛 趣 黑石 , 世充 還救,為 密 所敗?!?/p>
拼命
[exerting the utmost strenghth;with all one's might] 竭盡全力
拼命地跑
詳細(xì)解釋(1).豁出性命去干某事。 清 趙翼 《子才過訪草堂喜賦》之二:“好詩拼命換,雖癡固未錯(cuò)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十八回:“當(dāng)下大家又把 子英 拿刀拼命的話,説笑了一番,各自歸寢?!薄缎氯A文摘》1983年第1期:“我的千軍萬馬就要去殺敵!就要去拼命!就要去流血!”
(2).竭盡全力。 魯迅 《彷徨·肥皂》:“她于是決定晚飯后要用這肥皂來拼命的洗一洗?!?魏巍 《東方》第六部第九章:“果然 謝家驥 正佝僂著腰拼命地往上爬,眼看就要爬到山的鞍部。”
范成大名句,瞿唐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