覓句已應(yīng)兒輩覺,論書那得外人知
出自宋代晁公溯《次韻鮮于晉伯清明日過水南》:
盈箋寄我送春詩,不減風(fēng)流杜牧之。
覓句已應(yīng)兒輩覺,論書那得外人知。
如聞此上三年最,相過能成一段奇。
況及霜天宜把酒,四郊物色勝此時。
注釋參考
覓句
亦作“覔句”。指詩人構(gòu)思、尋覓詩句。 唐 杜甫 《又示宗武》詩:“覓句新知律,攤書解滿牀?!?宋 計有功 《唐詩紀事·劉昭禹》:“﹝ 劉昭禹 ﹞嘗與人論詩曰:‘五言如四十箇賢人,著一字如屠沽不得;覔句者,若掘得玉合子,底必有蓋。但精心求之,必獲其寶。’” 宋 楊萬里 《和祝汝玉作舉子語之句》:“詞場君擅傾城色,詩社儂凋覓句鬚?!?/p>
兒輩
兒輩 (érbèi) 孩子們;后輩 children那得
1.怎得;怎會;怎能。外人
外人 (wàirén) 指沒有親友關(guān)系的人 stranger, stranger in blood 冒著把繼承權(quán)給予外人的危險 指外國人 foreigner 指某個范圍或組織以外的人 circles;outsider 悉如外人?!獣x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與外人間隔。 不足為外人道。晁公溯名句,次韻鮮于晉伯清明日過水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