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洪皓《和送雙鴨》:
鶩落春洲整翮毛,呼鷹搏擊自忘勞。
充庖豈為食三鼎,改館何須饋七牢。
漫詠續(xù)弦求鳳髓,休夸辟谷獻(xiàn)龍膏。
今朝禊飲嘗嘉味,貪食寧知不是饕。
注釋參考
充庖
供作食用。語(yǔ)出《禮記·王制》:“三為充君之庖?!?唐 劉禹錫 《代京兆韋尹進(jìn)野豬狀》:“既堪充庖,輒敢上獻(xiàn)?!?宋 邵博 《聞見(jiàn)后錄》卷十五:“ 曹植 《七啟》言食味芳蓮之巢龜, 張協(xié) 《七命》言食味丹穴之雛鷄,極盛饌,而二物似不宜充庖也?!?/p>
三鼎
(1).古代祭禮,因等級(jí)而異制,士用三鼎,大夫用五鼎?!秲x禮·士昏禮》:“期初昏,陳三鼎於寢門(mén)外東方、北面、北上?!?鄭玄 注:“鼎三者、升豚、魚(yú)、臘也?!薄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熬^踰者,前以士,后以大夫,前以三鼎,而后以五鼎與?” 趙岐 注:“《禮》:士祭三鼎,大夫祭五鼎故也?!薄赌淆R書(shū)·武帝紀(jì)》:“四爵內(nèi)陳,義不期侈;三鼎外列,事豈存奢?!?/p>
(2).相傳 黃帝 作三寶鼎。象天、地、人。見(jiàn)《漢書(shū)·郊祀志上》?!度龂?guó)志·魏志·鍾繇傳》“ 文帝 在東宮賜 繇 五熟釜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(guó) 魏 魚(yú)豢 《魏略》:“太子與 繇 書(shū)曰:‘昔 有黃 三鼎, 周 之九寶,咸以一體使調(diào)一味,豈若斯釜五味時(shí)芳?’”
何須
猶何必,何用。 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野田黃雀行》:“利劍不在掌,結(jié)友何須多?” 唐 封演 《封氏聞見(jiàn)記·敏速》:“宰相曰:‘七千可為多矣,何須萬(wàn)?’” 宋 賀鑄 《臨江仙》詞:“何須繡被,來(lái)伴擁蓑眠?” 魯迅 《華蓋集·導(dǎo)師》:“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(dǎo)師呢?”
七牢
牛、羊、豕三牲各七。古代天子饋賜諸侯的禮品?!吨芏Y·秋官·大行人》:“諸侯之禮……介七人,禮七牢?!?鄭玄 注:“三牲備為一牢?!薄抖Y記·禮器》:“諸侯七介七牢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牢,大牢也。謂諸侯朝天子,天子以大牢禮賜之也?!薄秶?guó)語(yǔ)·晉語(yǔ)三》:“﹝ 秦君 ﹞乃改館 晉君 ,饋七牢焉。” 韋昭 注:“牢,牛、羊、豕為一牢。饔餼七牢,侯伯之禮?!?/p>
洪皓名句,和送雙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