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徐鈞《吳佑》:
觀過知仁民不欺,多因德化匪刑齊。
片言一懺權臣意,拂袖歸來自灌畦。
注釋參考
觀過知仁
謂察看一個人所犯過錯的性質,就可以了解他的為人。語出《論語·里仁》:“人之過也,各於其黨,觀過,斯知仁矣。”《漢書·外戚傳上·孝昭上官皇后》:“ 燕王 大喜,上書稱:‘ 子路 喪姊,朞而不除, 孔子 非之。 子路 曰:“ 由 不幸寡兄弟,不忍除之?!惫试唬骸坝^過知仁?!薄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論贊》:“ 王邵 志在簡直,言兼鄙野,茍得其理,遂忘其文,觀過知仁,斯之謂矣?!?明 李贄 《史綱評要·宋紀·太祖皇帝》:“儲位、遷都二大事,俱失之,可恨也。然觀過知仁,不以損圣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谑兀骸爸领赌闶苣?十三妹 的金銀,允那 張金鳳 的姻事:這兩樁事,你自己以為大錯,我倒原諒你。何也?圣人説,‘觀過知仁’,原不盡在‘黨’字上講?!?/p>成語解釋察看一個人所犯過錯的性質,就可以了解他的為人。觀過知仁出處《論語·里仁》:“人之過也,各于其黨,觀過,斯知仁矣。”使用例句觀過知仁,斯亦可矣。(明·李贄《初潭集·君臣七》)
德化
德化 (déhuà) 舊指以道德感化人 moralize and change徐鈞名句,吳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