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灼《讀王尼傳》:
處世常多憂,政坐口復牽。
誰能百無營,飲露如寒蟬。
原野足餓殍,山澤漫臞仙。
作計苦不早,身窮乃怨天。
劉石擾河洛,孝孫方南遷。
庇無一區(qū)宅,耕無一畝田。
牛車不自救,枯骸枕道邊。
君看董與葛,見幾預著鞭。
智慮故不同,禍福仍相懸。
關(guān)輔已荊棘,江淮復戎旃。
吾生亦可料,速辦買山錢。
注釋參考
見幾
謂從事物細微的變化中預見其先兆。語本《易·繫辭下》:“君子見幾而作,不俟終日。” 金 王若虛 《臣事實辨上》:“﹝ 范蠡 ﹞乃又移書同志,誦王之短,而示己之見幾?!?明 沉宸荃 《謁梅子真祠》詩:“明哲早見幾,冥鴻避矰弋?!薄稏|周列國志》第四八回:“ 穆王 笑曰:‘ 陳 懼我討罪,是以乞附,可謂見幾之士矣。’”
著鞭
(1).鞭打;用鞭子趕?!度龂尽侵尽侵鱾鳌贰?權(quán) 乘駿馬越 津橋 得去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《江表傳》:“ 權(quán) 乘駿馬上 津橋 …… 谷利 在馬后,使 權(quán) 持鞍緩控, 利 於后著鞭,以助馬勢,遂得超度。” 清 曹寅 《九月七日蒙陰曉發(fā)》詩:“天色微沾雨,林香緩著鞭。”
(2).《晉書·劉琨傳》:“與 范陽 祖逖 為友,聞 逖 被用,與親故書曰:‘吾枕戈待旦,志梟逆虜,???祖生 先吾著鞭?!豹q言著手進行,開始做。后常用以勉人努力進取。 唐 韓翃 《家兄自山南罷歸獻詩敘事》:“時輩已爭先,吾兄未著鞭?!?宋 陸游 《書事》詩之三:“功名在子何殊我,惟恨無人快著鞭?!?/p>
(1).鞭打;用鞭子趕。 金 元好問 《榆社硤口村早發(fā)》詩:“瘦馬長途懶著鞭,客懷牢落五更天?!?/p>
(2).猶言著手進行,開始做。 元 耶律楚材 《屏山居士<鳴道集說>序》:“昔予嘗見《鳴道集》,甚不平之,欲為書糾其蕪謬而未暇,豈意 屏山 先我著鞭,遂為序。”
(3).常用以勉人努力進取。 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慮婚》:“這是條qing{1*1}云{1-1}路,早著鞭,不似那納粟求官的資格淺?!?/p>
王灼名句,讀王尼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清理垃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