錦里不傳溪上信,楊花猶見渡頭春
出自宋代仲殊《定風波(十·京口)》:
南徐好,直下控淮津。
山放凝云低鳳翅,潮生輕浪卷龍鱗。
清洗古今愁。
。
天盡處,風水接西濱。
錦里不傳溪上信,楊花猶見渡頭春。
愁殺渡江人。
注釋參考
錦里
即 錦官城 。 晉 常璩 《華陽國志·蜀志》:“州奪郡文學為州學,郡更於 夷里橋 南岸道東邊起起文學,有女墻,其道西城,故 錦宮 也。錦工織錦,濯其中則鮮明,他江則不好,故命曰 錦里 也。”后即以 錦里 為 成都 之代稱。 唐 李商隱 《籌筆驛》詩:“他年 錦里 經(jīng)祠廟,《梁父吟》成恨有餘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送楊太常歸省》詩之二:“ 錦里 趨庭日,聲華冠 蜀 都?!眳⒁姟?錦官城 ”。
不傳
不移動。《禮記·內(nèi)則》:“父母舅姑之衣、衾、簟、蓆、枕、幾不傳?!?鄭玄 注:“傳,移也?!?/p>
不傳習?!妒酚洝の宓奂o論》:“ 孔子 所傳 宰予 問《五帝德》及《帝繫姓》,儒者或不傳?!?司馬貞 索隱:“二者皆非正經(jīng),故 漢 時儒者以為非圣人之言多不傳學也?!?/p>
上信
指七、八月東北信風。 唐 李肇 《唐國史補》卷下:“自 白沙 泝流而上,常待東北風,謂之信風。七月八月有上信,三月有鳥信,五月有麥信?!?/p>
季風或潮汛等隨節(jié)候定時到來,謂之上信。 唐 張祜 《襄陽樂》詩:“大堤花月夜, 長江 春水流,東風正上信,春夜特來游?!?唐 陸龜蒙 《襲美以巨魚之半見分因以酬謝》詩:“誰與春江上信魚,可憐霜刃截來初。”
楊花
指柳絮。 北周 庾信 《春賦》:“新年鳥聲千種囀,二月楊花滿路飛?!?唐 李白 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》詩:“楊花落盡子規(guī)啼,聞道 龍標 過 五溪 ?!?宋 陳偕 《滿庭芳·送春》詞:“榆莢拋錢,桃英胎子,楊花已送春歸?!薄段骱言挕ち鶚虿袍E》:“楊花若不沾泥去,尚可隨花落繡裀?!?曹禺 《王昭君》第一幕:“你看,柳絮!楊花!多么輕的楊花呀!”
渡頭
渡頭 (dùtóu) 同“ 1 渡口” ferry仲殊名句,定風波(十·京口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