逡巡冠帶出,青綬何曳曳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裴如晦自河陽至同韓玉汝謁之》:
朝聞單騎歸,徑走至其第。
扣門童仆頑,拒我色甚戾。
不顧遂登堂,有馬堂下系。
辨詐大呼卿,稍應西屋際。
逡巡冠帶出,青綬何曳曳。
有似縮殼龜,藏頭非得計。
況與二三子,交分久已締。
恕爾避客尤,新婚復新婿。
注釋參考
逡巡
逡巡 (qūnxún) 因為有所顧慮而徘徊不前 hesitate to move forward 逡巡而不敢進?!獫h· 賈誼《新書·過秦論上》 大閹亦逡巡畏義?!鳌?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逡巡不前。 舅犯謝罪,逡巡河上?!度龂萘x》 一剎那 in an instant 雁翎金甲逡巡得,鉤引徐寧大解危?!端疂G傳》 時光消失 time flows away 逡巡過了一年,當年是正月初一日?!队魇烂餮浴?h3>冠帶(1).帽子與腰帶?!抖Y記·內(nèi)則》:“冠帶垢,和灰請漱?!?宋 司馬光 《晚食菊羹》詩:“歸來褫冠帶,杖履行東園。” 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棄官尋父》:“今日解了冠帶,扮做常人。輕囊健步,有何不可?”《老殘游記》第三回:“只畫了一箇人,仿佛 列子 御風的形狀,衣服冠帶均被風吹起。”
(2).戴帽子束腰帶?!稇?zhàn)國策·楚策一》:“ 秦王 聞而走之,冠帶不相及。” 三國 魏 曹操 《薤露》詩:“沐猴而冠帶,知小而謀彊?!?唐 韓愈 《送石處士序》:“﹝先生﹞冠帶出,見客,拜受書禮于門內(nèi)?!薄都t樓夢》第六二回:“ 寳玉 清晨起來,梳洗已畢,便冠帶了?!?/p>
(3).指裝束,打扮。《秦併六國平話》卷中:“ 楚 陣 韓員 打扮虎皮磕碯……此人如何這般冠帶?名呼做 殺虎壯士 。”
(4).本指服制,引申為禮儀、教化?!俄n非子·有度》:“兵四布於天下,威行於冠帶之國?!?宋 洪邁 《容齋四筆·饒州風俗》:“ 宋 受天命,然后七 閩 、二 浙 與 江 之西東,冠帶詩書,翕然大肆?!?楊玉如 《辛亥革命先著記》第五章引《宣布滿清皇室罪狀檄》:“山河依舊,先人之廬墓可親;冠帶奚存,九世之仇讎宜復?!?/p>
(5).謂使習禮儀?!杜f唐書·玄宗紀下》:“膜拜丹墀之下,夷歌立仗之前,可謂冠帶百蠻,車書萬里?!?明 張居正 《擬唐回鶻率眾內(nèi)附賀表》:“冠帶 月支 ,旅應騶牙之瑞,梯航日出,咸輸象齒之珍。”
(6).比喻封爵,官職?!稇?zhàn)國策·魏策四》:“且夫 魏 一萬乘之國,稱東藩,受冠帶,祠春秋者,以為 秦 之強足以為與也。”《明史·唐胄傳》:“遇赦復冠帶,卒?!?/p>
(7).指官吏、士紳?!段倪x·張衡<西京賦>》:“冠帶交錯,方轅接軫。” 薛綜 注:“冠帶,猶搢紳,謂吏人也?!?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涉務》:“ 晉朝 南渡,優(yōu)借士族;故江南冠帶,有才干者,擢為令僕已下尚書郎中書舍人已上,典掌機要?!?宋 葉適 《北村記》:“相為市者,皆魚蝦之友,菱芡之朋,而冠帶車馬之來絶矣?!?明 張煌言 《祭延平王文》:“中原冠帶,夾道壺漿?!?/p>
(8).指男子。 清 吳熾昌 《客窗閑話初集·雙縊廟》:“盈盈弱女,僭稱冠帶之雄。渺渺丈夫,反襲裙釵之飾?!?/p>
青綬
(1).佩系官印的青色絲帶。亦借指官印?!稘h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御史大夫, 秦 官,位上卿,銀印青綬,掌副丞相?!薄逗鬂h書·輿服志下》:“九卿、中二千石、二千石青綬?!?劉昭 注:“﹝青綬,﹞一號青緺綬?!?唐 劉禹錫 《南海馬大夫遠示著述兼酬拙詩》:“身在絳紗傳六藝,腰懸青綬亞三臺?!?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印章制度》:“ 建武 元年,詔諸侯王金印綟綬,公侯金印紫綬,中二千石以上銀印青綬?!?清 方文 《送杜于皇北上廷試》詩:“舊交強半拖青綬,政府誰當壞白麻?!?/p>
(2).借指高級官吏?!度龂尽侵尽O堅傳》“ 卓 兵見 堅 士眾甚整,不敢攻城” 裴松之 注引 漢 王粲 《英雄記》:“ 陳郡 太守 胡軫 ……預宣言曰:‘今此行也,要當斬一青綬,乃整齊耳?!?/p>
(3).喻植物藤蔓。 清 譚嗣同 《怪石歌七古》:“石兮石兮何痀僂,女蘿紛披帶青綬?!?/p>
曳曳
(1).飄動貌。 唐 孟浩然 《行至汝墳寄盧徵君》詩:“曳曳半空里,溶溶五色分?!?宋 梅堯臣 《同玉汝謁裴如晦》詩:“逡巡冠帶出,青綬何曳曳!”
(2).遲緩貌。 唐 元結 《說楚何惑王賦中》:“舒舒曳曳,若多醇酎而不知所制?!?/p>
(3).象聲詞。 宋 歐陽修 《鳴蟬賦》:“四無云以清天,雷曳曳其餘聲?!?/p>
梅堯臣名句,裴如晦自河陽至同韓玉汝謁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