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殷文圭《寄廣南劉仆射》
戰(zhàn)國從今卻尚文,品流才子作將軍。
畫船清宴蠻溪雨,粉閣閑吟瘴嶠云。
暴客卸戈歸惠政,史官調(diào)筆待儒勛。
漢儀一化南人后,牧馬無因更夜聞。
注釋參考
漢儀
漢 官威儀。泛指 中國 禮儀制度。 唐 李白 《贈(zèng)張相鎬》詩:“庶同 昆陽 舉,再覩 漢 儀新。”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敘事》:“文非文,史非史,譬夫 烏孫 造室,雜以 漢 儀,而刻鵠不成,反類於鶩者也。” 明 高啟 《奉天殿進(jìn)<元史>》詩:“書成一代存 殷 鑒,朝列千官備 漢 儀?!?孫中山 《大總統(tǒng)告海陸軍士文》:“﹝ 文 ﹞賴國人之力,得返故土,重覩 漢 儀?!眳⒁姟?漢官威儀 ”。
一化
(1).一切變化。猶言萬物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又況萬物之所係,而一化之所待乎!”
(2).謂一個(gè)變化?!痘茨献印ぞ裼?xùn)》:“以死生為一化,以萬物為一方?!?/p>
(3).一經(jīng)變化。《文選·劉孝標(biāo)<辯命論>》:“蕩乎大乎,萬寶以之化;確乎純乎,一化而不易?!?李善 注引 司馬彪 曰:“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盡也?!?/p>
(4).一經(jīng)教化。 唐 殷文圭 《寄廣南劉僕射》詩:“ 漢 儀一化南人后,牧馬無因更夜聞?!?/p>
(5).一個(gè)化身。 元 馬致遠(yuǎn) 《黃粱夢》第一折:“他那里知道我非凡人,乃 驪山老母 一化?!?/p>
南人
(1).南方人?!墩撜Z·子路》:“南人有言曰:‘人而無恒,不可以作巫醫(yī)?!?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:“南人,南國之人?!?唐 劉禹錫 《竹枝》詞之一:“南人上來歌一曲,北人莫上動(dòng)鄉(xiāng)情?!?明 陳邦瞻 《宋史紀(jì)事本末·文謝之死》:“﹝ 孛羅 等﹞欲使跪, 天祥 曰:‘南之揖,北之跪,予南人,行南禮,可贅跪乎?’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廣賡虞之死》:“ 侍郎 性爽朗,少隨 文端公 居 兩江 久,習(xí)染南人風(fēng)度?!?魯迅 《花邊文學(xué)·北人與南人》:“據(jù)我所見,北人的優(yōu)點(diǎn)是厚重,南人的優(yōu)點(diǎn)是機(jī)靈?!?/p>
(2). 金 代對(duì) 漢 人的稱呼。《金史·輿服志下》:“初, 女直 人不得改為 漢 姓及學(xué)南人裝束?!?/p>
(3). 元 代對(duì) 南宋 人的稱呼?!对贰みx舉志一》:“ 蒙古 、色目人作一榜, 漢 人、南人作一榜?!?明 葉子奇 《草木子·克謹(jǐn)》:“臺(tái)省要官皆北人為之, 漢 人、南人萬中無一二,其得為者不過州縣卑秩,蓋亦僅有而絶無者也?!?魯迅 《花邊文學(xué)·北人與南人》:“至于 元 ,則人民截然分為四等,一 蒙古 人,二色目人,三 漢 人即北人,第四等才是南人,因?yàn)樗亲詈笸督档囊换??!?/p>
牧馬
(1).牧放馬匹?!肚f子·徐無鬼》:“七圣皆迷,無所問涂,適遇牧馬童子問涂焉?!?唐 杜牧 《上李太尉論北邊事啟》:“暖日廣川,牧馬養(yǎng)習(xí),以俟強(qiáng)大。”
(2).古代作戰(zhàn)多用戰(zhàn)馬,故常以“牧馬”指駐防、戍邊或胡騎南侵。 北周 庾信 《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》:“ 偃師 張幕, 河陽 牧馬,雖接戰(zhàn)於 富平 ,已連營於 官渡 ?!?唐 溫庭筠 《送并州郭書記》詩:“塞城牧馬去,烽火射鵰歸?!?唐 無名氏 《胡笳曲》:“ 漢 家自失 李將軍 ,單于公然來牧馬?!?宋 楊萬里 《國勢》中:“是時(shí)虜之創(chuàng)痍未盡,而勢力未全盛也。而今者狠然有窺吾 淮 甸,南下牧馬之意?!?/p>
(3).放牧的馬。舊題 漢 李陵 《答蘇武書》:“側(cè)耳遠(yuǎn)聽,胡笳互動(dòng),牧馬悲鳴?!?唐 李益 《塞下曲》:“燕歌未斷塞鴻飛,牧馬羣嘶邊草緑?!?/p>
(4).引申指胡騎或征騎。 唐 杜甫 《近聞》詩:“近聞 犬戎 遠(yuǎn)遁逃,牧馬不敢侵 臨洮 。” 清 顧炎武 《哭楊主事廷樞》詩:“牧馬飲 江 南,真龍起 芒碭 ?!?/p>
無因
(1).無所憑借;沒有機(jī)緣?!冻o·遠(yuǎn)游》:“質(zhì)菲薄而無因兮,焉託乘而上浮?” 南朝 宋 謝惠連 《雪賦》:“怨年歲之易暮,傷后會(huì)之無因。”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續(xù)集·金剛經(jīng)鳩異》:“夢至荒野,遇大河,欲渡無因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梅花庵同林若撫話雨聯(lián)句》:“有待聞乾鵲,無因見皎蟾?!?/p>
(2).無故,無端。 漢 鄒陽 《獄中上書自明》:“臣聞明月之珠,夜光之璧,以暗投人於道路,眾莫不按劍相眄者,何則?無因而至前也?!薄妒勒f新語·雅量》“ 宣武 與 簡文 太宰共載” 劉孝標(biāo)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鸞 《續(xù)晉陽秋》:“﹝帝﹞雅有局鎮(zhèn)。嘗與 桓溫 、太宰 武陵王 晞 同乘,至板橋, 溫 密勑令無因鳴角鼓譟,部伍并驚馳……帝舉止自若?!?唐 王昌齡 《送韋十二兵曹》詩:“對(duì)坐論歲暮,絃悲豈無因。”
(3).猶無須。 唐 元稹 《酬友封話舊敘懷十二韻》:“人欺翻省事,官冷易藏威。但擬馴鷗鳥,無因用弩機(jī)。” 唐 羅虬 《比紅兒》詩:“輕小休夸似燕身,生來占斷紫宮春。 漢 皇若遇 紅兒 貌,掌上無因著別人?!?/p>
更夜
深夜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一:“更夜出庭,月色如晝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六:“夫人問 紅娘 曰:‘汝與 鶯 更夜何適?’”
殷文圭名句,寄廣南劉仆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