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萬里《霅溪》:
道場山背是吳興,只不教人到德清。
霅水相留別無計,卻將溪曲暗添程。
注釋參考
道場山
山名。在 浙江 湖州 境內(nèi), 南朝 梁 時 如訥禪師 筑庵于山,遂得名。 宋 蘇軾 《游道場山何山》詩:“ 道場山 頂 何山 麓,上徹云峰下幽谷?!?王文誥 輯注:“﹝ 查 注﹞《釋氏稽古略》: 梁 乾化 二年, 湖州 道場山 , 如訥禪師 卓庵於山,乘虎游行?!?宋 王十朋 《游臥龍山遂用舊韻》:“徧插茱萸憶兄弟,更添北望 道場山 ?!?明 邢昉 《太白山人》詩:“ 太白 之峰安可攀,遠游未厭辭人間。苕花如雪傷頽顏,千秋突兀 道場山 ?!?/p>
吳興
(1).指 元 代書畫家 趙孟頫 。 趙 為 吳興 人,故稱。 明 董其昌 《畫禪室隨筆·跋趙子昂書<過秦論>》:“ 吳興 此書學《黃庭內(nèi)景經(jīng)》,時年三十八歲?!?/p>
(2).郡名。 三國 吳寶鼎 元年(公元266年)置。治所在 烏程縣 (今 浙江 吳興縣 南)。
(3).縣名。屬 浙江省 ,位于 苕溪 下游,濱臨 太湖 。
楊萬里名句,霅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