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蔣廷玉《絛》:
八百青銅買,歸來系黑豹。
松毛倒垂膝,棕綆曲圍腰。
穩(wěn)稱輕小帽,宜懸小藥瓢。
有時吟未就,頻在手中搖。
注釋參考
松毛
松毛 (sōngmáo) 干燥的松針 pine tag倒垂
(1).指物體倒懸著垂下。 北周 庾信 《北園新齋成應(yīng)趙王教》詩:“月懸唯返照,蓮開長倒垂。” 唐 柳宗元 《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》:“連山倒垂,萬象在下,浮空泛景,蕩若無外?!?/p>
(2).指人頭朝下腳朝上地被倒掛,比喻處境極其困苦危急。 宋 司馬光 《乞去新法之病民傷國者疏》:“朝廷當此之際,解兆民倒垂之急,救國家累卵之危,豈暇必俟三年然后改之哉!” 宋 岳飛 《謝講和赦表》:“圖暫安而解倒垂,猶之可也;顧長慮而尊中國,豈其然乎!”
(3).倒掛著下縋。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七·黃連花》:“其一枝生絶壁間,募人懸絙倒垂取之,重至三兩?!?/p>
圍腰
(1) [waist warmer;lady's girdle]∶用來束腰或使腰部保暖的織物。也叫“圍腰子”
(2) [apron]〈方〉∶圍裙
詳細解釋(1).腰圍。 北周 庾信 《王昭君》詩:“圍腰無一尺,垂淚有千行。緑衫承馬汗,紅袖拂秋霜?!?/p>
(2).即圍裙?!秲号⑿蹅鳌返谌呕兀骸皣鼉阂膊辉?,中間兒還露著個雪白的大肚皮?!?艾蕪 《人生哲學的一課》:“纏著洋面口袋改成圍腰的伙計回答:‘一個銅板一個!’”
蔣廷玉名句,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