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題明皇幸蜀圖》:
天寶政事何披猖,使典相國(guó)胡奴王。
弄權(quán)楊李不足怪,阿瞞手自裂紀(jì)綱。
八姨富貴尚有理,何至詔書褒五郎。
盧龍賊騎已洶洶,丹鳳神語猶瑯瑯。
人知大勢(shì)危累卵,天稔奇禍如崩墻。
臺(tái)省諸公獨(dú)耐事,歌詠功德卑虞唐。
一朝殺氣橫天末,疋馬西奔幾不脫。
向來諂子知幾人,賊前稱臣草間活。
劍南萬里望秦天,行殿春寒聞杜鵑。
老臣九齡不可作,魚蠹蛛絲金監(jiān)編。
注釋參考
洶洶
洶洶 (xiōngxiōng) 因爭(zhēng)論而引起的喧嚷 tumultuous 而不洶洶?!巍?王安石《答司馬諫議書》 水騰涌的樣子 surging 騷亂不寧 agitated 天下洶洶,人懷危懼?!度龂?guó)演義》 形容聲音喧鬧;亦形容聲勢(shì)盛大或兇猛的樣子 violent丹鳳
(1).頭和翅膀上的羽毛為紅色的鳳鳥?!肚萁?jīng)》“鸞” 晉 張華 注:“首翼赤曰丹鳳?!?唐 元稹 《桐花》詩:“丹鳳巢阿閣,文魚游碧潯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丐仙》:“俄見朝陽丹鳳,啣一赤玉盤,上有玻璃琖二,盛香茗,伸頸屹立?!?/p>
(2).喻下達(dá)詔書的使者。亦指詔書。 南朝 梁簡(jiǎn)文帝 《漢高廟賽神》詩:“白云 蒼梧 去,丹鳳 咸陽 來。” 唐 黃滔 《賀清源仆射新命》詩:“二天在頂家家詠,丹鳳銜書歲歲來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春宴杏園》:“九重天上聲名重,紫泥封已傳丹鳳。”
(3).指丹鳳城或丹鳳闕、丹鳳門、丹鳳樓。亦借稱帝都、朝廷。 唐 東方虬 《昭君怨》詩之二:“揜淚辭丹鳳,銜悲向白龍。” 明 陳玉陽 《昭君出塞》:“謫青鸞,寃生畫郎;今日呵,辭丹鳳,愁生故鄉(xiāng)。”
(4).喻杰出者。 元 關(guān)漢卿 《雙赴夢(mèng)》第四折:“俺哥哥丹鳳之具?!?/p>
神語
神敕;神的言語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麈尾銘》:“既落天花,亦通神語?!?唐 杜甫 《戲作俳諧體遣悶》之二:“瓦卜傳神語,畬田費(fèi)火耕。” 宋 蘇軾 《是日偶至野人汪氏之居有神降于其室》詩:“已聞龜筴通神語,更看龍蛇落筆痕?!?/p>
瑯瑯
瑯瑯 (lángláng) 象聲詞,形容金石撞擊的聲音、響亮的讀書聲音等 the sound of tinkling,reading aloud,etc.陸游名句,題明皇幸蜀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紅姐圖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