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聲歌漢月,齊手拍吳歈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對(duì)酒吟》:
一拋學(xué)士筆,三佩使君符。
未換銀青綬,唯添雪白須。
公門衙退掩,妓席客來鋪。
履舄從相近,謳吟任所須。
金銜嘶五馬,鈿帶舞雙姝。
不得當(dāng)年有,猶勝到老無。
合聲歌漢月,齊手拍吳歈。
今夜還先醉,應(yīng)煩紅袖扶。
注釋參考
合聲
(1).謂聲音符合節(jié)奏?!吨芏Y·春官·大胥》:“春入學(xué),舍采合舞,秋頒學(xué)合聲?!?鄭玄 注:“合聲,亦等其曲折,使應(yīng)節(jié)奏?!?孫詒讓 正義:“合聲,即合樂之聲音也?!?北周 庾信 《燈賦》:“《楚妃》留客, 韓娥 合聲。”
(2).和聲;和鳴。 唐太宗 《月晦》詩:“笑樹花分色,啼枝鳥合聲。”
(3).猶齊聲。 唐 孫頠 《幻異志·雙圣燈》:“ 大歷 十四年四月八日夜,大眾合聲禮念,西南近臺(tái)見雙圣燈?!?朱自清 《中國歌謠·歌謠的歷史》:“歌闋,合聲賡贊,叫聲振席,歡感閭里。”
(4).謂合二字成一字之音?!端膸烊珪偰刻嵋ひ繇嶊U微》:“國書十二字頭用合聲相切,緩讀則為二字,急讀則為一音,悉本乎人聲之自然。證以《左傳》之丁寧為鉦,句瀆為穀;《戰(zhàn)國策》之勃蘇為胥。於 三代 古法亦復(fù)相協(xié)?!?黃侃 《聲韻略說》:“合聲即反語,謂合二字急疾呼之以成聲?!眳⒁姟?反切 ”。
漢月
(1). 漢 家或 漢 時(shí)的明月。 南朝 陳 張正見 《明君詞》:“寒樹暗胡塵,霜棲明 漢 月。” 唐 李賀 《金銅仙人辭漢歌》:“空將 漢 月出宮門,憶君清淚如鉛水?!?/p>
(2).借指祖國或故鄉(xiāng)。 唐 杜甫 《前出塞》詩之七:“已去 漢 月遠(yuǎn),何時(shí)筑城還?” 唐 范攄 《云溪友議》卷九:“萬里隔關(guān)山,一心思 漢 月?!?/p>
吳歈
(1). 春秋 吳國 的歌。后泛指 吳 地的歌?!冻o·招魂》:“ 吳 歈 蔡 謳,奏大呂些?!?王逸 注:“ 吳 蔡 ,國名也。歈、謳,皆歌也?!?唐 宋若華 《嘲陸暢》詩:“ 雙成 走報(bào)監(jiān)門衛(wèi),莫使 吳 歈入 漢 宮。” 明 夏完淳 《大哀賦》:“ 吳 歈 越 艷, 魯 酒 梁 樽?!?清 姚鼐 《送陳東浦方伯自江寧移任安徽三十二韻》:“形容羣作頌,傳詠慰 吳 歈?!币嘧鳌?吳愉 ”?!段倪x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 荊 艷 楚 舞, 吳 愉 越 吟,翕習(xí)容裔,靡靡愔愔?!?劉逵 注:“愉。 吳 歌也?!?/p>
(2).指昆曲。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馀韻》:“蛾眉 越 女才承選,《燕子》 吳 歈早擅塲。” 王季思 等注:“ 吳 歈,指昆曲,《燕子箋》是用昆曲演唱的?!?/p>
白居易名句,對(duì)酒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赤核游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