嗟月墮寒影,夜移清漏,依稀曾向夢里識
出自元代邵亨貞《蘭陵王 歲晚憶王彥強而作》:
暮天碧。
長是登臨望極。
松江上、云冷雁稀,立盡斜陽耿相憶。
憑闌起嘆息。
人隔吳王故國。
年華晚,煙水正深,難折梅花寄寒驛。
東風(fēng)舊游歷。
記草暗書簾,苔滿吟屐。
無情征旆催離席。
嗟月墮寒影,夜移清漏,依稀曾向夢里識。
恍疑見顏色。
空惜。
鬢毛白。
恨莫趁金鞍,猶誤塵跡。
何時弭棹蘇臺側(cè)。
共漉酒紗帽,放歌瑤瑟。
春來雙燕,定到否,舊巷陌。
注釋參考
寒影
給人以清冷感覺的物影。 唐 蘇味道 《詠霜》詩:“帶日浮寒影,乘風(fēng)進(jìn)晚威?!?宋 余靖 《西山》詩:“魚戲竹溪寒影碎,路穿松塢翠陰斜?!?元 程鉅夫 《送尹生歸江西》詩:“野岸曉光千棹急,平湖寒影數(shù)峯欹?!?清 張鑒 《夕陽》詩:“記得紅衫高骨馬, 九嵕 寒影繞 潼關(guān) ?!?/p>
清漏
(1).清晰的滴漏聲。古代以漏壺滴漏計時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望孤石》詩:“嘯歌清漏畢,徘徊朝景終。” 唐 王昌齡 《長信秋詞》之一:“熏籠玉枕無顏色,臥聽南宮清漏長?!?明 楊慎 《齋房春夕》詩:“隱隱聞清漏,迢迢出 建章 。”
(2).借指時間?!抖膛陌阁@奇》卷四十:“惟只見舊情衰謝,清漏移,飛蓋歸來,從舞休歌罷?!?/p>
依稀
依稀 (yīxī) 含糊不清地,不明確地 vaguely;dimly 依稀掩映。——清· 林覺民《與妻書》邵亨貞名句,蘭陵王 歲晚憶王彥強而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