睿意懷丕烈,宸豪薦大名
出自宋代蔡襄《四月十七日奉安仁宗皇帝御容於景靈孝嚴殿是》:
先帝傳基固,其人嗣統(tǒng)平。
余恩華夏在,高誼古今傾。
漢法原為廟,仙居別有京。
海中金闕見,天上玉樓成。
睿意懷丕烈,宸豪薦大名。
薦唯將舜擬,嚴亦與周并。
龍向朝云起,奎和晝日呈。
流光俄扆歲,發(fā)號慶重明。
令節(jié)千秋過,端儀萬眾迎。
歡呼山岳動,驅拂鬼神驚。
縹緲來佳氣,雍容下太清。
旛旌多異制,歌吹自新聲。
琳館初停御,鑾輿始引行。
盥孚通至感,福澤被群生。
往事時兼遠,孤臣淚獨橫。
晨興西向久,凄斷老年情。
注釋參考
睿意
圣明的意旨;皇帝的意思。 宋 蘇舜欽 《乞用劉石子弟》:“於是伏望陛下斷自睿意,詔有司於西郊備禮致祭,陛下出次素服,西向舉哀。” 明 葉盛 《水東日記·王元章畫梅》:“應制題梅詩曰:‘獵獵北風吹倒人,乾坤無處不沙塵。胡兒凍死 長城 下,誰信 江 南別有春?!R鈽O眷賞之。”
丕烈
大功業(yè)。 漢 蔡邕 《太傅安樂鄉(xiāng)文恭侯胡公碑》:“休績丕烈,宜宣于此?!?唐 李白 《比干碑》:“斲石銘表,以誌丕烈。” 嚴復 《主客平議》:“凡此皆其所權借也,故能三十年而成世史未有之丕烈?!?/p>
大名
(1) [one's formal personal name]∶某人的正式名字
(2) [your name]∶對方名字的敬稱
(3) [great reputation]∶顯赫的名氣
詳細解釋(1).謂尊崇的名號?!兑葜軙ぶu法》:“是以大行受大名,細行受細名。行出於己,名生於人?!?朱右曾 校釋:“名謂號諡?!薄妒酚洝り惿媸兰摇罚骸扒覊咽坎凰绖t已,死即舉大名耳,王侯將相寧有種乎!” 司馬貞 索隱:“大名謂大名稱也。”《新唐書·陸贄傳》:“古之人君,德合於天曰‘皇’,合於地曰‘帝’,合於人曰‘王’,父天母地以養(yǎng)人治物,得其宜者曰‘天子’,皆大名也?!?/p>
(2).謂好名聲,大名望。《穀梁傳·襄公十九年》:“君不尸小事,臣不專大名。善則稱君,過則稱己,ze{1~1}民作讓矣?!?唐 韓愈 《與于襄陽書》:“士之能享大名顯當世者,莫不有先達之士、負天下之望者,為之前焉。” 元 關漢卿 《謝天香》第四折:“若使他仍前迎新送舊,賢弟,可不辱抹了高才大名!”
(3).敬稱別人的名字。《水滸傳》第二七回:“你夫妻二位,高姓大名,如何知我姓名?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八回:“先生大名,如雷灌耳。” 巴金 《沉落集·沉落》:“我并不崇拜名流,為什么一定要人知道他的大名呢?”
(4).人的正名,與字、小名相對。 楊沫 《鄉(xiāng)思的朝和暮》:“他的名片上除了正中寫著大名和別號外,右上角則是一排越來越多的官銜?!?/p>
(5).猶總名?!对姟L》 唐 孔穎達 題解:“《詩》者一部之大名,《國風》者十五國之揔稱,不冠於《周南》之上,而退在下者,按 鄭 注‘三《禮》’、《周易》、《中侯》、《尚書》,皆大名在下?!眳⒁姟?大題 ”。 章炳麟 《訄書·商鞅》:“法者,制度之大名。”
蔡襄名句,四月十七日奉安仁宗皇帝御容於景靈孝嚴殿是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