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公便與此曹絕,折腳鐺中歸養(yǎng)拙
出自宋代鄧肅《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呈幾叟儀曹四首》:
忽忽百年石火耳,偃鼠不逾一腹水。
胡椒百斛何為哉,簞瓢便可安顏子。
君看世間容悅人,脅肩搖尾恐人嗔。
所得僅能毛發(fā)許,抵掌無由一笑真。
期公便與此曹絕,折腳鐺中歸養(yǎng)拙。
富貴鼎來即應之,鄂公未遇姑冶鐵。
注釋參考
公便
謂便于公事。舊時上行公文的一種行文格式,結束語多為“實為公便”。
折腳鐺
斷腳鍋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雷》:“騞然墜地,變成熨斗、zhe{1|1}刀、小折腳鐺焉?!薄毒暗聜鳠翡洝し谥荽筮_無業(yè)國師》:“茅茨石室,向折腳鐺子里煮飯喫過三十二十年,名利不干懷,財寶不為念,大忘人世,隱跡巖叢。” 清 錢謙益 《送瞿稼軒給事南還》詩:“橛頭船里新茶灶,折腳鐺邊舊佛龕。”亦省作“ 折鐺 ”。 清 黃宗羲 《顧玉書墓志銘》:“憔悴江湖,紅米折鐺?!?/p>
歸養(yǎng)
(1).回家奉養(yǎng)父母。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父子俱在軍中,父歸;兄弟俱在軍中,兄歸;獨子無兄弟,歸養(yǎng)?!?唐 白居易 《三教論衡》:“﹝ 仲尼 ﹞自 衛(wèi) 反 魯 之時, 曾參 或歸養(yǎng)於家,不從門人之列。”
(2).回家休養(yǎng)?!逗鬂h書·劉愷傳》:“﹝ 愷 ﹞稱病上書致仕,有詔優(yōu)許焉,加賜錢三十萬,以千石祿歸養(yǎng)?!?宋 秦觀 《送劉承議解職歸養(yǎng)》詩:“征馬蕭蕭柳外鳴,議郎歸養(yǎng) 洛陽城 。” 郭沫若 《文藝論集·王陽明禮贊》:“﹝ 王陽明 ﹞三十一歲時遂不得不告病歸養(yǎng)?!?/p>
鄧肅名句,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呈幾叟儀曹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