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黃庭堅《又戲題下巖》:
往往攜家來托宿,裙襦參錯佛衣巾。
未嫌滿院油頭臭,蹋破苔錢最惱人。
注釋參考
往往
往往 (wǎngwǎng) 每每;時常 often;frequently 往往而死者相藉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處處;到處 everywhere 往往山出棋置?!妒酚洝へ浿沉袀鳌?卒中往往語?!妒酚洝り惿媸兰摇?往往有得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 紛紛 one after another 吳王之棄其軍亡也,軍遂潰,往往稍降太尉、梁軍?!妒酚洝峭蹂袀鳌?則文學彬彬稍進,詩書往往間出。——《漢書·司馬遷傳》托宿
寄宿;借住。 明 《殺狗記·家門大意》:“酒人中,聊托宿;詩社內(nèi),聊容足。” 明 田汝成 《西湖游覽志馀·幽怪傳疑》:“夜不能歸,愿托宿,可乎?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五·三相女》:“ 茅山 有 秦檜 女繡 大士 像,甚靈異,居人不敢托宿。”
裙襦
(1).裙子與短襖。《莊子·外物》:“未解裙襦,口中有珠?!薄蛾悤ば⑿袀鳌ひ蟛缓Α罚骸?簡文 又以 不害 善事親,賜其母 蔡氏 錦裙襦、氈席、被褥,單復畢備?!?/p>
(2).借指婦女。 宋 陶穀 《清異錄·黑心符》:“守一州則夫人并坐,論道經(jīng)邦;奮庸熙載則于飛對內(nèi)殿,連理入都堂,粉黛判賞罰,裙襦執(zhí)生殺矣?!?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八:“妮子著力不徤,縱此三寇要是裙襦伎倆耳。”
參錯
參錯 (cēncuò) 排列不整齊,互相錯雜 uneven 差誤和缺漏 confused with errors and omission佛衣
即袈裟。佛教禪宗六祖以前皆用為傳法的信物之一。 唐 劉禹錫 《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鑒禪師第二碑》:“初 達摩 與佛衣俱來,得道傳付,以為真印?!?唐 劉禹錫 《佛衣銘》:“佛言不行,佛衣乃爭。”參見“ 傳衣鉢 ”。
黃庭堅名句,又戲題下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