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處權(quán)《送李巨源》:
我世君家居里同,異時德鄰飽過從。
論文高摘屈宋艷,結(jié)交遠躡管鮑蹤。
嗟我不識丈人行,喜君雅有前輩風(fēng)。
靖康三月虎狼去,長安城中一再逢。
笑談未了已吹斷,五年千里一轉(zhuǎn)蓬。
只知兵戈事奔竄,豈料樽酒陪從容。
清溪照人山入座,鶯聲已老春事空。
人生一世太草草,客舍百事尤匆匆。
和文已遠典型在,芝蘭玉樹庭砌中。
況君屢持使者節(jié),至今能聲滿河?xùn)|。
丞相方須幕中畫,國士之顧必所蒙。
開元貞觀望公等,天子不在咸陽宮。
注釋參考
靖康
安康,安樂。 宋 曾鞏 《襄州岳廟祈雨文》:“甽畮克諧於豐富,里閭皆保於靖康?!?/p>
三月
三月 (sānyuè) 格里歷(即陽歷)每年的第三個月 march 農(nóng)歷(陰歷)每年的第三個月,第三個朔望月 the third month of the lunar year, the third moon 三個月 three months虎狼
虎狼 (hǔláng) 比喻窮兇極惡的人 bandit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(lǐng)導(dǎo)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,號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?!?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?!?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?!?/p>
一再
一再 (yīzài) 一次又一次地 many times;time and again;again and again李處權(quán)名句,送李巨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