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蹋爐峰置蘭若,徐飛錫杖出風(fēng)塵
出自唐代杜甫《留別公{1-1}安太易沙門》:
隱居欲就廬山遠(yuǎn),麗藻初逢休上人。
數(shù)問舟航留制作,長開篋笥擬心神。
沙村白雪仍含凍,江縣紅梅已放春。
先蹋爐峰置蘭若,徐飛錫杖出風(fēng)塵。
第二百三十三卷
注釋參考
爐峰
江西省 廬山 香爐峰 的省稱。 唐 白居易 《題別遺愛草堂兼呈李十使君》詩:“曾住 爐峯 下,書堂對藥臺(tái)?!?宋 梅堯臣 《送余駕部江州》詩:“內(nèi)史 九江 行,潦收波已清。何時(shí)鷁舟上,遠(yuǎn)見 爐峯 迎?!?明 王守仁 《書扇贈(zèng)從吾》詩:“莫遣扁舟成久別, 爐峯 秋月望君來?!?郭沫若 《李白與杜甫·杜甫的宗教信仰》:“ 爐峰 ,即 廬山 香爐峰 ?!?/p>
鑪峯:爐峰 。 江西省 廬山 香爐峰 的省稱。 隋煬帝 《與峰頂寺僧書》:“ 鑪峯 香氣,煙霞共遠(yuǎn)?!?唐 杜甫 《秋日夔府詠懷》:“ 鑪峯 生轉(zhuǎn)盻, 橘井 尚高褰?!?唐 李賀 《勉愛行送小季之廬山》詩之一:“小雁過 鑪峯 ,影落 楚 水下?!?/p>
蘭若
蘭若 (lánrě) 寺廟,即梵語“阿蘭若”的省稱 temple 蘭若山高處,煙霞障幾重?!鸥Α吨]真諦寺禪師》錫杖
[a monk's cane] 佛家語。僧人所持的手杖。杖頭有錫環(huán),振時(shí)作錫錫聲。也稱“禪杖”、“聲杖”、“鳴杖”
芒鞋騰霧出,錫杖撥云歸。——《梼杌閑評——明珠緣》
詳細(xì)解釋僧人所持的禪杖。其制:杖頭有一鐵卷,中段用木,下安鐵纂,振時(shí)作聲。梵名隙棄羅(Khakkhara),取錫錫作聲為義。《得道梯橙錫杖經(jīng)》:“是錫杖者,名為智杖,亦名德杖?!?晉 竺僧度 《答楊苕華書》:“且披袈裟,振錫杖,飲清流,詠波若,雖王公之服,八珍之膳,鏗鏘之聲,煒曄之色,不與易也?!?唐 柳宗元 《浩初上人見貽絕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》詩:“仙山不屬分符客,一任凌空錫杖飛。”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一》:“有老僧衣紅袈裟,一手托鉢,一手振錫杖。”
出風(fēng)
(1).謂露于風(fēng)中?!逗鬂h書·姜肱傳》:“ 肱 臥於幽闇,以被韜面,言患眩疾,不欲出風(fēng)?!?/p>
(2).亦作“ 出鋒 ”。皮衣邊上露出皮毛?!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四八回:“只有那 沉月卿 只穿了一件玄色縐紗皮襖,沒有出鋒,看不出甚么統(tǒng)子?!薄独溲塾^》第二一回:“那個(gè)穿羊毛出風(fēng)馬褂的人,越眾走到我面前,陡沖著我恭恭敬敬的請了一個(gè)安?!薄堆r外傳》第八回:“一式都穿的大毛四出風(fēng)的粉紅平金花的襖褲,都不著裙子?!?/p>
杜甫名句,留別公安太易沙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