寺去縣七里,三山犬牙,夾道皆美田,麥禾甚茂
出自宋代蘇軾《游博羅香積寺(并引)》:
寺去縣七里,三山犬牙,夾道皆美田,麥禾甚茂。
寺下溪水可作碓磨,若筑塘百步閘而落之,可轉(zhuǎn)兩輪舉四杵也。
以屬縣令林抃,使督成之。
二年流落蛙魚鄉(xiāng),朝來喜見麥吐芒。
東風搖波舞凈綠,初日泫露酣嬌黃。
汪汪春泥已沒膝,剡剡秋谷初分秧。
誰言萬里出無友,見此二美喜欲狂。
三山屏擁僧舍小,一溪雷轉(zhuǎn)松陰涼。
要令水力供臼磨,與相地脈增堤防。
霏霏落雪看收面,隱隱疊鼓聞舂糠。
散流一啜云子白,炊裂十字瓊肌香。
豈惟牢丸薦古味,要使真一流仙漿。
詩成捧腹便絕倒,書生說食真膏肓。
注釋參考
三山
(1).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高辛》:“ 三壺 ,則海中三山也。一曰 方壺 ,則 方丈 也;二曰 蓬壺 ,則 蓬萊 也;三曰 瀛壺 ,則 瀛洲 也?!?唐 駱賓王 《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》詩:“玄都五府風塵絶,碧海三山波浪深?!?宋 蘇軾 《奉和陳賢良》詩:“三山舊是神仙地,引手東來一釣鼇?!?清 黃遵憲 《和沉子培同年》詩:“縹緲三山信 徐巿 ,橫縱六里聽 張儀 ?!?/p>
(2). 福州 的別稱。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,東有 九仙山 ,北有 越王山 ,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。見 宋 曾鞏 《道山亭記》。 元 薩都剌 《入閩過平望驛》詩:“ 廣陵 城里別匆匆,一去 三山 隔萬重?!?/p>
(3).冠名。 唐 李群玉 《寄友人鹿胎冠子》詩:“數(shù)點疏星紫錦斑,仙家新樣剪三山?!?元 郭玨 《送友人從軍》詩:“七星戰(zhàn)袍襯金甲,三山尖帽飄猩紅?!?明 費信 《星槎勝覽·占城國》:“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,身披錦花手巾,臂腿四腕,俱以金鐲。”
(4).指三山骨。 唐 元稹 《望云騅馬歌》:“蹄懸四跼腦顆方,胯聳三山尾株直?!?宋 黃庭堅 《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》:“家徒四壁書侵坐,馬聳三山葉擁門?!痹敗?三山骨 ”。
(5).喻封建主義、官僚資本主義、帝國主義三重壓迫。 郭沫若 《頌黨慶》詩之一:“三山白雪化,九域紅旗鮮?!?蕭華 《井岡山頌》詩:“推翻三山驚寰宇,社會主義日日新?!?/p>
犬牙
(1) [dog's tooth]
(2) 犬齒,狗牙
犬牙差互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記》
犬牙交錯
(3) 磚石磚體中每磚凸出一角的束帶層
詳細解釋(1).狗的牙齒。 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果然那幅山水的邊緣被什么動物嚙成犬牙的形狀?!?/p>
(2).喻形如犬牙之物。 宋 蘇轍 《復(fù)次煙字韻答黃大臨庭堅見寄》之一:“犬牙舂米新秋后,麥粒烝茶欲社天?!贝酥感旅?。 金 趙沨 《秋郊晚望》詩:“地坼成龜兆,林枯出犬牙?!贝酥笜溲尽?/p>
(3).像犬牙般交錯。多指地形、地勢?!赌印涑情T》:“靈丁,三丈一,犬牙施之。” 岑仲勉 簡注:“犬牙,交錯也?!薄逗鬂h書·魯恭傳》:“ 建初 七年,郡國螟傷稼,犬牙緣界,不入 中牟 ?!?唐 劉禹錫 《連州刺史廳壁記》:“此郡於天文與 荊州 同星分,田壤制與 番禺 相犬牙。” 清 錢謙益 《河南按察司副使吳瑞徵授中憲大夫制》:“道路犬牙,而奸盜無伏藏之跡?!?/p>
(4).齒的一種。詳“ 犬齒 ”。
夾道
夾道 (jiādào) 兩側(cè)有墻壁等的狹窄道路 a narrow lane;passageway 排列在道路兩側(cè) line both sides of the street 夾道歡迎美田
(1).肥沃的田地?!稘h書·溝洫志》:“至海五百餘里,水道浚利,又乾三郡水地,得美田且二十餘萬頃?!薄洱R民要術(shù)·種穀》引《氾勝之書》:“驗美田至十九石,中田十三石,薄田十石?!?宋 楊侃 《皇畿賦》:“ 襄平 割 宋 之美田, 戴邑 裂 曹 之沃土?!?/p>
(2).使田地肥沃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耕田》:“凡美田之法,緑豆為上。”
蘇軾名句,游博羅香積寺(并引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