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數(shù)玄真與木難,也休翦彩綴林端
出自宋代吳潛《四五用喜雪韻四首》:
不數(shù)玄真與木難,也休翦彩綴林端。
五車自有神朝闕,萬寶非因賈送官。
老大已殘洄曲夢,推敲且作灞陵看。
忍寒袖手青燈畔,解字閑書胖與胖。
注釋參考
不數(shù)
數(shù)不清;無數(shù)。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思賢》:“近古以來,亡代有三,穢國不數(shù)?!?汪繼培 箋:“穢,當作滅。” 彭鐸 校正:“不數(shù),即無數(shù)?!?宋 曾鞏 《<王平甫文集>序》:“各於其盛時,士之能以特見於世者,率常不過三數(shù)人,其世之不數(shù),其人之難得如此?!薄缎咽酪鼍墏鳌返诎税嘶兀骸?揚州 番役把 呂祥 的衣服剝脫乾浄,餛飩捆起,一根繩拴在樹的半中腰里,鐵棍皮鞭,諸刑咸備……打了個不數(shù)?!?/p>
不亞于。 明 汪道昆 《高唐夢》:“想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,絶代無雙,不數(shù) 莊生 陳説。” 清 王韜 《淞隱漫錄·畫船紀艷》:“噫嘻! 錢塘江 上畫船風景,誠不數(shù) 珠海 燈痕、 秦淮 月色也。”
玄真
(1).道家稱妙道、精氣等。語本《老子》:“此兩者(常有、常無)同出而異名,同謂之玄?!庇郑骸暗乐疄槲铩渚跽??!?三國 魏 阮籍 《東平賦》:“彼玄真之所寶兮,樂寂寞之無知?!薄饵S庭內(nèi)景經(jīng)·五行》:“能存玄真萬事畢?!?/p>
(2).淳樸;天然。 漢 蔡邕 《盤銘》:“華蓋就用,以享嘉賔;內(nèi)納其實,外若玄真?!?三國 魏 嵇康 《琴賦》:“若和平者聽之,則怡養(yǎng)悅愉,淑穆玄真?!?晉 江統(tǒng) 《函谷關賦》:“覩浮偽於末俗,思玄真乎大庭?!?/p>
(3).玉的別名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仙藥》:“﹝《玉經(jīng)》﹞又曰:‘服玄真者,其命不極?!嬲?,玉之別名也。服之令人身飛輕舉?!?/p>
(4).即 玄真子 。 清 錢謙益 《鄒孟陽六十序》:“子將買舟湖上,弋風釣月,與 玄真 、 天隨 為侶?!?清 曹寅 《漁灣》詩:“ 玄真 倘來游,留此待晨晞?!痹敗?玄真子 ”。
木難
寶珠名。又寫作“莫難”。《文選·曹植<美女篇>》:“明珠交玉體,珊瑚間木難。” 李善 注引《南越志》:“木難,金翅鳥沫所成碧色珠也?!薄缎绿茣の饔騻飨隆し魅H》:“土多金、銀、夜光璧,明月珠、大貝、車渠、碼碯、木難、孔翠、虎魄。” 明 夏完淳 《送客游閩》詩:“南海風清藏瑰奇,火齊木難珊瑚枝?!?清 錢謙益 《<杜弢武全集>序》:“櫝而列之,皆珠也,則未知其孰為瑯玕?孰為木難也?”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戊部第一章:“火齊、木難、水晶之珍,人猶寳之。”
翦彩
(1).古代正月七日,以金銀箔或彩帛剪成人或花鳥圖形,插于發(fā)髻或貼在鬢角上,也有貼于窗戶、門屏,或掛在樹枝上作為裝飾的,謂之“翦綵”。 南朝 梁 宗懔 《荊楚歲時記》:“正月七日,為人日,以七種菜為羹,翦綵為人,或鏤金薄為人,以貼屏風,亦戴之頭鬢,又造華勝以相遺,登高賦詩?!?唐 李商隱 《人日即事》詩:“鏤金作勝傳 荊 俗,翦綵為人起 晉 風?!?宋 蘇軾 《次韻劉貢父春日賜幡勝》:“鏤銀錯落翻斜月,翦綵繽紛舞慶霄?!?/p>
(2).形容花開繁茂。 宋 司馬光 《獨樂園新春》詩:“曲沼揉藍通底緑,新梅翦綵壓枝繁?!?/p>
吳潛名句,四五用喜雪韻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