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舒岳祥《次韻酬達善》:
昔有好名者,舉國讓子之。
若或非其人,簞食見色辭。
草木固同臭,磁鐵非有期。
主人解談諧,寓言蒙莊卮。
陶公豈真乞,善謔淇澳詩。
仲尼不假蓋,將護子夏非。
賢哉此賓主,不乞彼自貽。
注釋參考
若或
假如,如果?!度龂尽の褐尽ぺw儼傳》:“舊兵既少,東兵未到,是以諸營圖為邪謀。若或成變,為難不測?!薄毒┍就ㄋ仔≌f·拗相公》:“若或洩漏風聲,必是汝等需索地方常例,詐害民財?!?/p>
簞食
簞食 (dānshí) 裝在簞笥里的飯食 cooked rice in basket 指用飯菜犒勞軍隊 receive soldiers with baskets of rice and vessels of congee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迎將軍乎?!度龂尽ぶT葛亮傳》色辭
神態(tài)和言詞。 唐 韓愈 《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》詩:“我昔實愚惷,不能降色辭。” 宋 葉適 《<沉子壽文集>序》:“今 子壽 專自降抑,未嘗以色辭忤物?!?/p>
舒岳祥名句,次韻酬達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封門村抖音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