夷陵已遠半成燒,漢上游倡始濯衣。
出自唐朝李端《荊門歌送兄赴夔州》
余兄佐郡經(jīng)西楚,餞行因賦荊門雨。蘚蘚燮燮聲漸繁,
浦里人家收市喧。重陰大點過欲盡,碎浪柔文相與翻。
云間悵望荊衡路,萬里青山一時暮。琵琶寺里響空廊。
熨火陂前濕荒戍。沙尾長檣發(fā)漸稀,竹竿草屩涉流歸。
夷陵已遠半成燒,漢上游倡始濯衣。船門相對多商估,
葛服龍鐘篷下語。自是湘州石燕飛,那關(guān)齊地商羊舞。
曾為江客念江行,腸斷秋荷雨打聲。摩天古木不可見,
住岳高僧空得名。今朝拜首臨欲別,遙憶荊門雨中發(fā)。
注釋參考
夷陵
夷陵 (Yílíng) 楚先王的坆墓,在今湖北宜昌縣東 the Yi Mausoleum 再戰(zhàn)而燒夷陵?!妒酚?平原君虞卿列傳》游倡
出游的伎女。 唐 李端 《荊門雨歌送從兄赴夔州》:“ 夷陵 遠色半成燒, 漢 上游倡始濯衣。”
李端名句,荊門歌送兄赴夔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