韛鷹豈思揚(yáng),轍鮒固相沫
出自宋代何夢(mèng)桂《次山房韻古意四首》:
思君吹參差,幽路蹇離絕。
綠藍(lán)不盈襜,芙蓉在木末。
采蝱解我憂,憂思誰察識(shí)。
世態(tài)反覆手,況復(fù)問宿昔。
韛鷹豈思揚(yáng),轍鮒固相沫。
得時(shí)與失勢(shì),離附奚足惑。
耳余難為交,管鮑易全德。
伐木無良朋,白駒有佳客。
注釋參考
轍鮒
《莊子·外物》:“ 莊周 家貧,故往貸粟於 監(jiān)河侯 。 監(jiān)河侯 曰:‘諾。我將得邑金,將貸子三百金,可乎?’ 莊周 忿然作色曰:‘ 周 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 周 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 周 問之曰:“鮒魚來,子何為者邪?”對(duì)曰:“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” 周 曰:“諾。我且南游 吳 越 之王,激 西江 之水而迎子,可乎?”鮒魚忿然作色曰:“吾失我常與,我無所處。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,君乃言此,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!”’”后因以“轍鮒”比喻處于困境、急待援助的人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與王僧辯書》:“壤蟲之比黃鵠,轍鮒之仰 河 宗。” 唐 孟郊 《新卜青羅幽居奉獻(xiàn)陸大夫》詩:“籠禽得高巢,轍鮒還層瀾?!?/p>
何夢(mèng)桂名句,次山房韻古意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