滅跡遺紛囂,終言本峰壑
出自唐代李白《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》:
家本紫云山,道風(fēng)未淪落。
沉懷丹丘志,沖賞歸寂寞。
朅來游閩荒,捫涉窮禹鑿。
夤緣泛潮海,偃蹇陟廬霍。
憑雷躡天窗,弄影憩霞閣。
且欣登眺美,頗愜隱淪諾。
三山曠幽期,四岳聊所托。
故人契嵩潁,高義炳丹雘。
滅跡遺紛囂,終言本峰壑。
自矜林湍好,不羨朝市樂。
偶與真意并,頓覺世情薄。
爾能折芳桂,吾亦采蘭若。
拙妻好乘鸞,嬌女愛飛鶴。
提攜訪神仙,從此煉金藥。
注釋參考
滅跡
[destroy the evidence;erase the traces of one's crime] 消滅做壞事的痕跡
消贓滅跡
詳細解釋亦作“ 滅跡 ”。1.消滅痕跡或蹤跡?!稇?zhàn)國策·齊策三》:“ 蘇秦 恐君之知之,故多割 楚 以滅跡也?!迸f題 漢 李陵 《答蘇武書》:“然猶斬將搴旗,追奔逐北,滅跡掃塵,斬其梟帥?!?三國 魏 嵇康 《家誡》:“或偶知其私事,與同則可,不同則彼恐事泄,思害人以滅跡也?!?/p>
(2).從世俗社會中消失行跡。謂退隱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潛志賦》:“退隱身以滅跡,進出世而取榮。” 明 高啟 《樹屋傭贊》:“當是時, 申屠子龍 滅跡 芒 碭 之間,以樹為屋,自同傭人?!?清 顧炎武 《哭楊主事廷樞》詩:“滅跡遂躬耕,猶為義聲唱?!?/p>
(3).猶絕跡。 陳毅 《初游青島》詩:“一切寄生蟲,滅跡不待言?!?/p>
見“ 滅跡 ”。
紛囂
紛亂喧囂。 明 唐順之 《祭孫南野太仆文》:“余厭紛囂,公耽恬寂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畫壁》:“旋有紛囂騰辨之聲?!?殷夫 《血字》:“我們要創(chuàng)造一個紅色的獰笑,在這都市的紛囂之上,牙齒與牙齒之間架著銅橋,大的眼中射出紅色光芒?!?/p>
李白名句,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