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頭不用空豪怒
出自元代張之翰《金縷曲 送可與,即用其韻》:
樂府寧無路。
彼區(qū)區(qū)、斜門枉逕,少人知處。
從得君詞驚且訝,醉里坡仙曾遇。
是夢里、稼翁教汝。
玉尺金刀俱在手,把天機(jī)云錦裁成句。
才落紙,便傳去。
筆頭不用空豪怒。
也應(yīng)須、梨花縞夜,海棠紅雨。
一曲離歌悲壯處,不覺人間三鼓。
有幽壑、潛蛟起舞。
休道此情天不管,怕余音裊裊無人許。
風(fēng)送入,渡江櫓。
注釋參考
筆頭
(1).筆上用以書寫的部分。 唐 杜牧 《池州清溪》詩:“何物賴君千遍洗,筆頭塵土漸無痕?!?宋 楊萬里 《新路店道中》詩:“染得筆頭生五色,急將描取入詩筒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七五回:“順手拿起一枝筆……拔去筆套一看,卻又是沒有筆頭的。”
(2).謂寫作。 唐 陸馀慶 子《嘲父》詩:“ 陸?zhàn)N慶 ,筆頭無力觜頭硬,一朝受辭訟,十日判不竟?!?宋 朱淑真 《讀史》詩:“筆頭去取萬千端,后世遭它恣意瞞。”
(3).指書面。 王西彥 《病人》:“我們在筆頭上和口頭上,不是總愛高呼文化下鄉(xiāng)嗎?”
不用
不用 (bùyòng) 用不著,不必 need not 不用你管這事 你留步吧,不用下去了豪怒
猶盛怒。 宋 文同 《大雨》詩:“崩騰百川倒,豪怒一雷走?!?/p>
張之翰名句,金縷曲 送可與,即用其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