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王安石《送春》
武陵山下朝買船,風(fēng)吹宿霧山花鮮。
萬家笑語橫青天,綺窗羅暮舞嬋娟。
小鬟折花叩船舷,玉琖寫酒酬金錢。
朱夢(mèng)飛動(dòng)浮云巘,天外筦簫來宛轉(zhuǎn)。
斷橋人行夕陽路,樓觀琉璃影中見。
酡顏未分驊騮催,燭人坐客猶徘徊。
豈知閶闔門邊住,春盡不見芳菲開。
日月紛紛車走坂,少年意氣何由挽。
洞庭浪與天地白,塵昏萬里東浮眼。
黑貂裘敝歸幾時(shí),相見綠樹啼黃鸝。
榮華俯仰憂患隨,命駕吾與高人期。
注釋參考
日月
日月 (rìyuè) 生計(jì);生活 life;livelihood 舒心的日月 太陽和月亮 sun and moon紛紛
紛紛 (fēnfēn) 多而雜亂 numerous and confused;in succession 千里黃云白日曛,北風(fēng)吹雁雪紛紛。——唐· 高適《別董大》 紛紛暮雪下轅門,風(fēng)掣紅旗凍不翻?!啤?岑參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 一個(gè)接一個(gè)地,接二連三地 one after another 霓為衣兮風(fēng)為馬,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?!啤?李白《夢(mèng)游天姥吟留別》走坂
比喻事勢(shì)發(fā)展順利迅速。語出《漢書·蒯通傳》:“猶如阪上走丸。”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詩藪·近體中》:“細(xì)繹之,則錙銖鈞兩,毫髮不差,而建瓴走坂之勢(shì),如百川東注於尾閭之窟?!?明 許承欽 《蒼峽》詩:“注壑捷走坂,矯若乘驌驦?!眳⒁姟?走丸 ”。
少年
少年 (shàonián) 古稱青年男子,現(xiàn)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(gè)階段 early youth (from ten to sixteen) 少年兒童讀物意氣
意氣 (yìqì) 志向與氣概 will and spirit 意氣風(fēng)發(fā) 意氣揚(yáng)揚(yáng)?!鳌?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精神;神色 spirit;expression 意氣自若?!濉?邵長(zhǎng)蘅《青門剩稿》 意氣之盛?!巍?歐陽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傳》 志趣 interest 意氣投合 偏激、任性的情緒 personal prejudice 意氣用事何由
亦作“ 何繇 ”。1.從何處,從什么途徑?!冻o·天問》:“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” 漢 王褒 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僕雖嚚頑,愿從足下。雖然,何由而自達(dá)哉!” 唐 王昌齡 《送韋十二兵曹》詩:“出處兩不合,忠貞何由伸?” 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六:“ 晉 張華 有鸚鵡,每出還,輒説僮僕好惡。一日,寂無言; 華 問其故,曰:‘被禁在甕中,何繇得知?’” 魯迅 《野草·墓碣文》:“痛定之后,徐徐食之。然其心已陳舊,本味又何由知?”
(2).怎能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石門新營(yíng)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》詩:“美人游不還,佳期何由敦?”《宋書·沉慶之傳》:“治國(guó)譬如治家,耕當(dāng)問奴,織當(dāng)訪婢。陛下今欲伐國(guó),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,事何由成?” 明 劉基 《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》詩之三:“路遠(yuǎn)無羽翼,何由得飛還?”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獄中訟冤》:“稍加責(zé)罰,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(bào),説你怎地凌虐。妹夫必然著意防范,何繇除得?”
(3).因何。 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筆記》卷三:“有云 太倉(cāng) 王宮詹 ,藏 宋 搨《十三行》,一字無損。然與《玉版》對(duì)觀,無少差,信為《玉版》未損時(shí)之拓也。何由落水,以致剝漶?或造物忌之邪?”
王安石名句,送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武魂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