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中知味誰三咽,妙處相期豈一樽
出自宋代張栻《和石通判酌白鶴泉》:
談天終日口瀾翻,來乞清甘醒舌根。
滿座松聲聞金石,微瀾鶴影漾瑤琨。
淡中知味誰三咽,妙處相期豈一樽。
有本自應(yīng)來不竭,濫觴端可驗龍門。
注釋參考
中知
見“ 中智 ”。
三咽
吞食三口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 陳仲子 豈不廉士哉!居 於陵 ,三日不食,耳無聞,目無見也。井上有李,螬食實者過半矣,匍匐往,將食之,三咽,然后耳有聞,目有見?!焙笠浴叭省弊鳛榍笫骋源婊畹牡鋵?。 唐 柳宗元 《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》:“退想 於陵子 ,三咽資李螬?!?宋 蘇軾 《和陶飲酒詩》之十一:“三咽初有聞,一溉未濡槁。”
妙處
妙處 (miàochù) 美妙的地方 pleasant place 西山是休養(yǎng)的妙處 奧秘之處 subtlety 自有妙處相期
期待;相約。 唐 李白 《贈郭季鷹》詩:“一擊九千仞,相期凌紫氛?!?宋 王安石 《送孫立之赴廣西》詩:“相期鼻目傾肝膽,誰伴溪山避網(wǎng)羅。” 清 侯方域 《太平仁義之效論》:“人臣之進説於其君者,有以王者之治相期者矣,有以霸者之治相期者矣?!?郭沫若 《井岡山巡禮·登郁孤臺》詩注:“ 贛江 一帶綠化頗佳,相期十年,可以戰(zhàn)勝洪水?!?/p>
張栻名句,和石通判酌白鶴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