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有人在桃樹下試穿絲衣,蝴蝶在殘余的花間飛舞。芳草被華美的車子輾平,花枝上,花落已半。
風(fēng)變得薰暖,白天開始長起來,楊柳的枝條柔美細(xì)長。一雙燕子在風(fēng)中飛舞,楊柳絮飄飄揚(yáng)揚(yáng),地上鋪滿了落日的余暉。
注釋
訴衷情:詞牌名,原為唐教坊曲名,雙調(diào)四十四字,上下片各三平韻。
羅裳:織錦的褲裙。裳,下身的衣服,裙裝。
蝶粉:指桃花初放,蕊粉末褪。斗:比試。遺香:指羅裳和少女身體散發(fā)出的清香。
玉輪:華貴的游車。
半面惱紅妝:即“惱半面紅妝”之倒裝句。指因花瓣凋零而心生懊憾。半面:指凋殘。紅妝:指花瓣。
乍:開始。
裊(niǎo):細(xì)柔搖曳的形態(tài)。
訴衷情·春游問答
問:《訴衷情·春游》的作者是誰?
答:訴衷情·春游的作者是陳子龍
問:訴衷情·春游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訴衷情·春游是明代的作品
問:訴衷情·春游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小桃枝下試羅裳,蝶粉斗遺香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小桃枝下試羅裳,蝶粉斗遺香 出自 明代陳子龍的《訴衷情·春游》
問:小桃枝下試羅裳,蝶粉斗遺香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小桃枝下試羅裳,蝶粉斗遺香 的下一句是 玉輪碾平芳草,半面惱紅妝。
問:出自陳子龍的名句有哪些?
答:陳子龍名句大全
訴衷情·春游賞析
這首詞標(biāo)題為“春游”,上片寫一位女子在春天的出游,下片則寫了所見所感的春天的風(fēng)物。
“小桃枝下試羅裳”,是說出游前的準(zhǔn)備。天氣漸暖,要換上春天的羅裳,不是一換就得,所以要試,試衣于小桃枝下,很可能是普通農(nóng)家的女孩子。站在小桃枝下。很容易使人聯(lián)想起唐人崔護(hù)的《題都城南莊》“人面桃花相映紅”,這當(dāng)然是一種很美的映襯。不僅如此,鮮艷的桃花和女子衣上的香澤又引來了翩翩的蝴蝶。不說蝴蝶環(huán)繞飛舞,卻說“蝶粉斗遺香”,蝶翅上撲落的粉末和女子遺落的香澤比賽,哪一種更香,這就婉轉(zhuǎn)曲折深有意趣了。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的蝴蝶,本來也是美的化身,所以梁山伯祝英臺的故事中,才有化蝶之說。
游春的人自然很多,有乘寶馬香車的,“玉輪碾平芳草”,從芳草地上忽忽駛過,車中的貴婦嬌娃,也只在車窗中露出了半面。但“半面惱紅妝”,這半面嬌容卻引起這位游春少女的不快??赡苁且驗樗齻兂俗南丬噷τ诜疾莸拇輾垼部赡芤驗樗齻儾幌舅櫟母甙磷藨B(tài)。古代“半面” 一詞有曾見過面的意思?!逗鬂h書·應(yīng)奉傳》載應(yīng)奉曾見一車匠于門中露半面,后數(shù)十年遇之于途中。仍能認(rèn)出他來。故有“半面之舊”的說法。也有就指半邊臉面,如湯顯祖《牡丹亭》:“沒揣菱花偷人半面?!被蛘哂种腹糯诿嬷?。還有一個“半面妝”的著名典故,《南史·梁元帝徐妃傳》:“妃以帝眇一目,每知帝將至,必為半面妝以俟,帝見則大怒而出?!崩钌屉[《南朝》詩云:“地險悠悠天險長,金陵王氣應(yīng)瑤光。休夸此地分天下,只得徐妃半面妝?!敝S刺南朝茍安于半壁江山,猶如徐妃之半面妝,如取用李商隱詩意,則“半面惱紅妝”當(dāng)指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南京,只圖茍安一時,如同南朝梁、陳末年故事。這種時事使人煩惱,故云:“半面惱紅妝?!睖?zhǔn)此,前面的“玉輪碾平芳草”也可解釋為暗指南明弘光朝排斥忠良壓制賢才、這樣來解釋這兩句詞,可能顯得牽強(qiáng)一些,但是,“半面惱紅妝”又似乎不是一般語言,很值得探究。
下片“風(fēng)乍暖,日初長,裊垂楊”三句,寫的是初春景象。風(fēng)才開始變暖,白天才開始變長,垂掛的柳枝才綴上新綠而隨風(fēng)飄蕩。三句非常緊湊。從幾種事物中觀察,感受表現(xiàn)了初春的特點。而以下的三句“一雙舞燕,萬點飛花,滿地斜陽”卻大有春事已過的景象。關(guān)于燕子,在子龍詞中多次提及,如《山花子·春恨》“惟有無情雙燕子,舞東風(fēng)”,《眼兒媚》“只愁又見,柳綿亂落,燕語星星”、《蝶戀花·春日》“燕子乍來春漸老,亂紅相對愁眉掃”、《江城子·病起春盡》“憑燕子,罵東風(fēng)”。幾乎都是與暮春春盡聯(lián)系著。此處“一雙舞燕”恐怕也不是早春景象,“萬點飛花”更是暮春特有之景,“滿地斜陽”也平添了一份凄清。這后面的三個四字句,與前面的三個三字句,意思上有承接,時間上有發(fā)展,似是感嘆著“九十韶光如夢短”(《漁家傲》),由初春寫到春夫,時間上的跨度是為了表現(xiàn)情感上的跨度。王士禛評此詞“情景相生”(《陳忠裕全集》引)。處處是景語,也處處是情語,客觀景物無不打上感情的烙印,故能深切感人。
- 峽橋百尺危橋跨彩虹,快輸白浪入晴空。眼驚巫峽江山近,身在蘇仙詩句中。
- 南鄉(xiāng)子暑室困蒸炊。呼鶴前來聽詠詩。鶴告不餐空碌碌,隨雞。諸仆無恩但有威。云海夙相期。忍使清齋十二時。主者不才今遣汝,調(diào)饑。騎去揚(yáng)州
- 齊天樂(壽賈使三月二十八日生)伏以皇祚中興,篤生元哲。維岳受命,允協(xié)良辰。同稟天地之清寧,間出山河之氣數(shù)。仰惟某官,身兼三杰,德盛一夔。西清學(xué)士之班,選高天下;東方諸侯之長,功冠域中。擁百萬之貔貅,制三邊之狼虎??蒜叽笕危耸苠邶g。某辱在萬間,尤深鼓舞。敬裁一曲,莫盡形容。仰祈熏慈,俯加采覽?;侍炀煊又信d烈。維岳共生鴻碩。鎮(zhèn)撫精神,規(guī)恢調(diào)度,未數(shù)至言長策。中原徯望,總?cè)f里山河,盡歸經(jīng)畫。更看旋乾轉(zhuǎn)坤,煩一指麾力。胡塵頓消海岱,倚天長嘯處,兼惠南北。寶鎮(zhèn)還朝,圣恩如海,趁得松高華席。星辰步峻,看丹鳳飛來,趣登樞極。□壽齊天,愿齊開壽域。
- 用山門記游韻賦酴醾簡林子長不蒙寵和豈不復(fù)裊娜柔條不自持,鎖窗深處最相宜。試教疑手簪雙鬢,莫遣新愁上兩眉。子建洛神空有賦,樂天楊柳可無詩。為君喚起溫柔夢,春草池塘日正遲。
- 薦冰凌寒開涸沍,寢廟致精誠。色靜澄三酒,光寒肅兩楹。形鹽非近進(jìn),玉豆為潛英。禮自春分展,堅從北陸成。藉茅心共結(jié),出鑒水漸明。幸得來觀薦,靈臺一小生。
- 寄江東王端明德人大江南,壺歌溫玉帳。三歲豐年玉,民倚嵩華壯。政碑滿七尺,賜蓋高一丈。平生詩有聲,行與李杜抗。余力到行草,妙合晉人樣。如此不賜環(huán),頗復(fù)辜眾望。前時幕下生,今作倚門骯。故動還遠(yuǎn)思,一放清江漲。身如龜甲卷,書自魚乙放。南風(fēng)造新涼,爽氣來疊嶂,壺觴得自引,茵鼎保無恙。原公介厚禨,中卣調(diào)秬鬯。
- 端午貼子詞皇帝閣六首有意甦民瘼,無心玩物華。祗求三歲艾,休進(jìn)五時花。
- 歲寒堂三題其三松風(fēng)閣此閣宜登臨,上有松風(fēng)吟。非弦亦非匏,自起簫韶音。明月萬里時,何必開綠琴。鳳皇下云霓,鏘鏘鳴中林。淳如葛天歌,太古傳于今。潔如庖義易,洗入平生心。安得嘉賓來,當(dāng)之共披襟。陶景若在仙,千載一相尋。
- 題梁山軍瑞豐亭我行都梁窘風(fēng)雪,史君喜事能留客;瑞豐亭上一尊酒,渺渺郊原水初白。峽中地褊??嘭殻钣喢裼?。本來無事只畏擾,擾者才吏非庸人。都梁之民獨無苦,須晴得晴雨得雨;史君心愛稼如云,時上斯亭按歌舞。歌闌舞罷史君醉,父老羅拜豐年賜。圣朝尚實抑虛文,縱產(chǎn)芝房非上瑞。
- 戲和舍弟船場探春二首百舌解啼泥滑滑,忽成風(fēng)雨落花天。城南一段春如錦,喚取詩人到酒邊。
- 丁寧相勸勉,苦口幸無尤——— 王建送人
- 歲晚樹無葉,夜寒霜滿枝——— 歐陽詹自淮中卻赴洛途中作
- 狼頭與鹿有,胡不登脈膰——— 洪咨夔圣節(jié)日望拜黃牛祠前退讀眾碑感而有作
- 三扉迎北吹,一穴向西斜。——— 蘇軾游三游洞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詩既為留三絕句于
- 時登青冥游,若從天江度。——— 儲光羲貽王侍御出臺掾丹陽
- 謾凝睇、乘鸞秦女。——— 仇遠(yuǎn)八犯玉交枝/八寶妝
- 古之君子,過則改之。——— 孟子孟子·公孫丑章句下·第九節(jié)
- 村南村北聲相續(xù),青郊雨后耕黃犢——— 戴復(fù)古烏鹽角行
- 神物離必合,龍津復(fù)相從——— 姚勉送鄧若思赴南劍鄉(xiāng)舉
- 苔痕經(jīng)雨長——— 釋智圓梵天寺閑居書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