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歲暮春上巳,共泛洛水中流。
出自唐朝白居易《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龍泉》
去歲暮春上巳,共泛洛水中流。今歲暮春上巳,
獨立香山下頭。風光閑寂寂,旌旆遠悠悠。
丞相府歸晉國,太行山礙并州。鵬背負天龜曳尾,
云泥不可得同游。
注釋參考
去歲
去歲 (qùsuì) 去年 last year暮春
暮春 (mùchūn) 春天最后一段時間,指農(nóng)歷三月 end of spring上巳
舊時節(jié)日名。 漢 以前以農(nóng)歷三月上旬巳日為“上巳”; 魏 晉 以后,定為三月三日,不必取巳日?!逗鬂h書·禮儀志上》:“是月上巳,官民皆絜於東流水上,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。”《宋書·禮志二》引《韓詩》:“ 鄭國 之俗,三月上巳,之 溱洧 兩水之上,招魂續(xù)魄。秉蘭草,拂不祥?!?唐 席元明 《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》詩:“日惟上巳,時亨 有巢 。” 宋 吳自牧 《夢粱錄·三月》:“三月三日上巳之辰,曲水流觴故事,起於 晉 時。 唐 朝賜宴 曲江 ,傾都褉飲踏青,亦是此意?!钡灿腥匀∷热照?。 元 白樸 《墻頭馬上》第一折:“今日乃三月初八日,上巳節(jié)令, 洛陽 王孫士女,傾城翫賞。”
洛水
(1).古水名。即今 河南省 洛河 。 漢 揚雄 《羽獵賦》:“鞭 洛水 之 宓妃 ,餉 屈原 與 彭胥 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洛水》:“ 洛水 出 京兆 上洛縣 讙舉山 。” 唐 王維 《奉和圣制與太子諸王三月三日龍池春禊應制》:“賦掩 陳王 作,杯如 洛水 流。”
(2).古水名。一名 北洛水 。即今 陜西省 北洛河 ?!渡胶=?jīng)·西山經(jīng)》:“ 丹水 出焉,東南流注于 洛水 ,其中多水玉,多人魚?!?/p>
(3).古水名。即 雒水 。今 四川省 沱江 諸源之一。
(4).古水名。一名 洛澗 。即今 安徽省 洛河 。
中流
中流 (zhōngliú) 水流的中央;渡程中間 midstream 大石當中流。——宋· 蘇軾《石鐘山記》 使船保持在中流駛行 江河的中段 midstream 長江中流 中等 medium白居易名句,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龍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霹靂臺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