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之望《浯溪中興頌碑》:
蜀日既衰洛日亡,前星靈武騰光芒。
元功百戰(zhàn)兩京復,萬里阿瞞歸故鄉(xiāng)。
干戈紛紛遍四海,浯碑已立湘江旁。
太師艱難喜粗定,作此大字龍鸞翔。
紙摹縑搨四百載,家家傳寶逾琳瑯。
唐文中世未變古,燕許偶儷為班揚。
次山之文可也簡,此頌未追周魯商。
祿山滔天等窮澆,春秋之法誅無將。
騁兵二字斥邊將,此語豈足懲奸強。
末篇三章頗辭費,筆力不復能鏗鏘。
磨崖勒銘亦何有,反復自贊乃爾詳。
向來各人過許與,舉世附和無雌黃。
淮西仆碑無墨客,惜哉不得逢鍾王。
注釋參考
太師
太師 (tàishī) 官名,西周置,為輔弼國君之臣,歷代相因,以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三公,多為大官的加銜,無實際的職權。后又指太子太師,即輔導太子之官 Grand Tutor艱難
艱難 (jiānnán) 艱苦困難 hard;difficult 歷艱難險巇?!獙O文《 序》 漫長而艱難的行軍粗定
大致安定。 宋 曾鞏 《太祖皇帝總序》:“ 漢祖 粗定海內(nèi)而已?!?曹之騏 《騰越光復紀略》:“及大勢粗定,乃議合併,而締約遣使,隱若敵國?!?/p>
大字
大字 (dàzì) 用毛筆寫的大的漢字 big character 寫一篇大字龍鸞
(1).龍與鳳。亦喻賢士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九愁賦》:“感龍鸞而匿跡,如吾身之不留。”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吊屈原文》:“身絶 郢 闕,跡遍 湘 干。比物荃蓀,連類龍鸞。” 宋 蘇軾 《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(xiāng)》詩:“ 鹿門 上?;?,牀下拜龍鸞?!?/p>
(2).喻華美的文章。語本《文選·吳質〈答魏太子箋〉》:“摛藻下筆,鸞龍之文奮矣?!?李善 注:“鸞龍,鱗羽之有五彩,故以喻焉?!?呂向 注:“鸞龍,有五色文章也。” 唐 李白 《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》詩:“ 裴生 覽千古,龍鸞炳天章?!?/p>
(3).喻指樂器聲音美妙,如龍吟鳳鳴。 宋 葉適 《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聊申鄙述啟好游者》詩:“龍鸞變化異,笙笛音製殊?!?/p>
王之望名句,浯溪中興頌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