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可旻《漁家傲》:
人世罪冤知底數(shù)。
前程不是無冥府。
爭似靜焚香一炷。
無行住。
聲聲稱念彌陀父。
罪業(yè)盡消生有處。
彌陀愿力堪憑據(jù)。
十念一心存旦暮。
西方路。
功成足步紅蓮去。
注釋參考
彌陀
彌陀 (mítuó) 阿彌陀佛的略稱。佛教指西方極樂世界中最大的佛 Amitabha Buddha愿力
(1).佛教語。誓愿的力量。多指善愿功德之力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千佛贊》:“參差各隨,愿力密跡?!?唐 劉禹錫 《唐故衡岳大師湘潭唐興寺儼公碑》:“嗚呼!豈生能全吾真,故死不速朽,將有愿力耶!” 宋 范成大 《福勝閣》詩:“劫火不能侵愿力,巋然獨似 漢 靈光 。”
(2).泛指意愿之力。 張難先 《日知會始末》:“類皆道德高尚,愿力弘大,當(dāng)能本 基督 救世之旨,同情吾輩。”
憑據(jù)
憑據(jù) (píngjù) 證據(jù);根據(jù),憑證 evidence 有何憑據(jù)可旻名句,漁家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