豈惟補袞須詞伯,自是安邦出諍臣
出自宋代胡寅《子正生日以黃柑為壽》:
正信風流不辱親,高文還稱掌絲綸。
豈惟補袞須詞伯,自是安邦出諍臣。
歲晚已回松柏操,時來休愛水云身。
欲為公壽倡優(yōu)拙,戲遣商山四老人。
注釋參考
豈惟
見“ 豈唯 ”。
補袞
(1).補救規(guī)諫帝王的過失。語本《詩·大雅·烝民》:“袞職有闕,維 仲山甫 補之。” 漢 阮瑀 《為曹公作書與孫權》:“愿仁君及孤,虛心回意,以應《詩》人補袞之嘆,而慎《周易》牽復之義。” 宋 司馬光 《謝門下侍郎表》:“逮事 仁皇 ,備員諫省,容逆鱗之愚直,無補袞之嘉謀?!?明 無名氏 《四賢記·義功》:“一點丹衷期補袞,半生孝道成虛局。”
(2). 唐 代對補闕的別稱。 宋 洪邁 《容齋四筆·官稱別名》:“ 唐 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,今漫疏於此,以示子姪之未能盡知者。太尉為掌武;司徒為五教;司空為空土……諫議為大坡、大諫;補闕(今司諫)為中諫,又曰補袞?!?/p>
詞伯
稱譽擅長文詞的大家,猶詞宗。 唐 宋之問 《傷王七秘書監(jiān)》詩:“書乃墨場絶,文稱詞伯雄?!?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張繼》:“詩情爽激,多金玉音。蓋其累代詞伯,積襲弓裘,其於為文,不雕自飾,豐姿清逈,有道者風?!?清 方文 《題張方伯忠節(jié)巷》詩:“公有舅氏 齊重客 ,七十八齡老詞伯?!?/p>
自是
自是 (zìshì) 自然是 naturally;of course 眾人見他如此無禮,自是憤憤不平 自以為是 self-conceited 自見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?!独献印? 從此 from now on;from then on;henceforth;thereupon安邦
使國家平安穩(wěn)定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家人之渙》:“解商驚惶,散我衣裝,君不安邦?!薄抖鼗妥兾募らL興殿應圣節(jié)講經文》:“如來與説安邦法,故號《仁王護國經》?!薄稏|周列國志》第七一回:“少好於文,長習於武,文能安邦,武能定國?!?郭沫若 《牧羊哀話》三:“ 閔子爵 一連奏了幾本,請朝廷除佞安邦,本本都不見批發(fā)?!?/p>
諍臣
諫諍之臣。引申指能指正先輩缺失的后輩。《bai{1*1}虎通·諫諍》引《孝經》:“天子有諍臣七人,雖無道,不失其天下?!?唐 白居易 《采詩官》詩:“諍臣杜口為冗員,諫鼓高懸作虛器?!?王力 《中國語言學史》第三章:“ 段氏 就是這樣極其精審地進行研究工作的。他是 許氏 的功臣,又是 許氏 的諍臣?!?/p>
胡寅名句,子正生日以黃柑為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