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曹彥約《祁門道中即事》:
為愛幽鄉(xiāng)度遠村,支頤佇立愛山礬。
栗留尚惜輕求友,反舌紛紛亦巧言。
注釋參考
栗留
“ 黃栗留 ”的省稱,即黃鶯。 金路鐸 《高唐劉氏駐春園》詩:“醉鄉(xiāng)天地白日永,鶗鴂栗留皆好音。” 清 查學 《女冠子·春恨》詞:“栗留啼也,喚起多少情緒。”
求友
(1).尋求朋友。語本《詩·小雅·伐木》:“嚶其鳴矣,求其友聲”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詩》之三:“鳴鳥求友,《谷風》刺愆。” 清 魏源 《村居雜興·呈筠谷從兄》詩:“適聞求友聲,嚶嚶方出谷?!?/p>
(2).指訪友。 唐 高適 《崔司錄宅燕大理李卿》詩:“上卿才大名不朽,早朝至尊暮求友?!?/p>
反舌
(1).鳥名。即百舌鳥?!抖Y記·月令》:“﹝仲夏之月﹞小暑至,螳蜋生,鵙始鳴,反舌無聲。” 孔穎達 疏:“反舌鳥,春始鳴,至五月稍止,其聲數轉,故名反舌?!?南朝 梁 沉約 《反舌鳥賦》:“有反舌之微禽,亦班名於庶鳥。乏佳容之可翫,因繁聲以自表?!?清 李漁 《慎鸞交·心歸》:“詩朋同游勝景,怎做得寒蟬僵鳥,反舌無聲。”
(2).指語言與漢語不同之少數民族。《大戴禮記·小辨》:“傳言以象,反舌皆至,可謂簡矣?!薄秴问洗呵铩すγ罚骸吧茷榫?,蠻夷反舌,殊俗異習皆服之,德厚也。”
(3).猶言張口結舌。 嚴復 《論教育書》:“用東文,彼猶可攘臂鼓脣于其間,獨至西文用,則此曹皆反舌也。”
紛紛
紛紛 (fēnfēn) 多而雜亂 numerous and confused;in succession 千里黃云白日曛,北風吹雁雪紛紛?!啤?高適《別董大》 紛紛暮雪下轅門,風掣紅旗凍不翻?!啤?岑參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 一個接一個地,接二連三地 one after another 霓為衣兮風為馬,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。——唐· 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巧言
表面上好聽而實際上虛偽的話?!对姟ば⊙拧び隉o正》:“哿矣能言,巧言如流,俾躬處休?!薄稘h書·東方朔傳》:“二人皆偽詐,巧言利口以進其身?!?清 劉大櫆 《贈姚詠棠序》:“古之怪偉魁梧不世出之士,為巧言所中傷者多矣?!?清 陳天華 《警世鐘》:“我曉得洋人初到,一定用巧言哄誘,還要施點小恩惠。”
曹彥約名句,祁門道中即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