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知欲借南游侶,未到三聲恐?jǐn)嗄c
出自唐代許渾《和常秀才寄簡(jiǎn)歸州鄭使君借猿》:
謝守?cái)y猿東路長,裊藤穿竹似瀟湘。
碧山初暝嘯秋月,紅樹生寒啼曉霜。
陌上楚人皆駐馬,里中巴客半歸鄉(xiāng)。
心知欲借南游侶,未到三聲恐?jǐn)嗄c。
注釋參考
心知
心智。知,同“ 智 ”?!抖Y記·樂記》:“夫民有血?dú)庑闹?,而無哀樂喜怒之常?!?陸德明 釋文:“知,音智。”《舊唐書·柳公綽傳》:“寒暑滿天地之間,浹肌膚於外;好愛溢耳目之前,誘心知於內(nèi)?!?清 戴震 《孟子字義疏證·性》:“人之血?dú)庑闹?,原於天地之化者也?!?/p>
猶知心。指好友或情人。 唐 嚴(yán)維 《丹陽送韋參軍》詩:“ 丹陽 郭里送行舟,一別心知兩地秋。” 唐 李咸用 《送進(jìn)士劉松》詩:“滔滔皆 魯 客,難得是心知。” 明 馮夢(mèng)龍 《山歌·素帕》:“不寫情詞不寫詩,一方素帕寄心知?!?/p>
游侶
同游的人;游伴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落日前墟望贈(zèng)范廣州云》詩:“高門盛游侶,誰肯進(jìn)畋漁?” 明 徐熥 《武夷溪口送惟起弟》詩:“青山游侶散紛紛,況復(fù)臨岐遠(yuǎn)送君?!?清 龔自珍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寄徐二義尊大梁》詞:“游侶半生死,想見涕潺湲?!?/p>
三聲
舊指軍中用以傳令的金鼓、笳、鐸之聲。 銀雀山 漢 墓竹簡(jiǎn)《孫臏兵法·十陣》:“三聲既全,五彩必具,辨吾號(hào)聲,知五旗?!?/p>
斷腸
斷腸 (duàncháng) 割開或切斷腸子。形容極度的、使人承受不了的感情刺激。有時(shí)用以形容極度悲傷之情 heartbroken 空斷腸兮思愔愔。——蔡琰《胡笳十八拍》 夕陽西下,斷腸人在天涯?!?馬致遠(yuǎn)《天凈沙·秋思》 也有用以形容極度喜愛之情或其他感情作用的 墻頭馬上遙相顧,一見知君即斷腸?!啤?白居易《井底引銀瓶》許渾名句,和常秀才寄簡(jiǎn)歸州鄭使君借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