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并玉卮宜閣筆,鑒同金鏡正持銓
出自宋代葛立方《張千里以詩送邰侄銓試用其韻》:
明堂一柱已扶顛,下詔猶求梠與椽。
言并玉卮宜閣筆,鑒同金鏡正持銓。
驪珠魚目難齊價(jià),嫫母西施孰是妍。
勉矣一鳴驚眾彥,莫將梔蠟誤長鞭。
注釋參考
玉卮
玉卮 (yù zhī)玉質(zhì)的酒杯。
唐.張籍.短歌行:「玉卮盛酒置君前,再拜願(yuàn)君千萬年。」 宋.歐陽修.采桑子.何人解賞西湖好詞:「飛蓋相追,貪向花間醉玉卮?!?h3>閣筆停筆;放下筆?!度龂尽の褐尽ね豸觽鳌贰吧茖傥摹?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《典略》:“ 鐘繇 、 王朗 等雖各為 魏 卿相,至於朝廷奏議,皆閣筆不能措手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忤時(shí)》:“每欲記一事,載一言,皆閣筆相視,含毫不斷,故頭白可期,而汗青無日。” 宋 王禹偁 《中書試詔臣僚和御制雪詩序》:“遂使四方文士不敢言詩,五牓門生咸思閣筆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孤吟》:“云亭詞客,閣筆幾度酸辛;聲傳皓齒曲未終,淚滴紅盤蠟已寸?!?/p>
金鏡
(1).銅鏡?!稌x書·赫連勃勃載記》:“絡(luò)以 隋 珠,綷以金鏡?!?唐 許渾 《送盧先輩自衡岳赴復(fù)州嘉禮》詩之一:“秋水靜磨金鏡土,夜深寒結(jié)玉壺冰?!?宋 周邦彥 《過秦樓》詞:“空見説鬢怯瓊梳,容消金鏡。漸懶趁時(shí)勻染?!?/p>
(2).比喻月亮。 唐 元稹 《泛江翫月》詩:“遠(yuǎn)樹懸金鏡,深潭倒玉幢?!?宋 陸游 《隔浦蓮近拍》詞:“煙霏散,水面飛金鏡,露華冷。” 宋 劉克莊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癸卯中秋作》詞:“競看 姮娥 金鏡,爭信仙人玉斧,費(fèi)了一番修。”
(3).比喻顯明的正道?!短接[》卷七一七引《尚書考靈耀》:“ 秦 失金鏡,魚目入珠?!?鄭玄 注:“金鏡,喻明道也。” 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廣絕交論》:“蓋圣人握金鏡,闡風(fēng)烈?!?前蜀 杜光庭 《普康諸公主為皇帝修金箓齋詞》:“握金鏡以御寰瀛,致衢樽而歡億兆。”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資料·全粵義士義民公檄》:“惟我大皇帝手握金鏡,心秉玉衡,循以大事小之義,而由順于天防,非挾逼處之嫌,而密為之備?!?/p>
(4).指對人進(jìn)行諷諭的文章和書籍。 唐 康駢 《劇談錄·宣室夜召翰林學(xué)士》:“朕聽政之暇,未嘗不披尋史籍,此讀者先朝所述金鏡一卷,則《尚書·大禹謨》。” 清 侯方域 《擬追復(fù)楊漣等官爵廷臣謝表》:“金鏡尚存,竊喜無 張公 之祭?!?/p>
葛立方名句,張千里以詩送邰侄銓試用其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