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樓鑰《丘文定公挽詞》:
初擬文翁化,誰知懷遠(yuǎn)圖。
廟謨專制閫,世將易兵符。
養(yǎng)虎竟遺患,斷蛇燦不殊。
寧同死諸葛,空恨失吞吳。
注釋參考
廟謨
猶廟謀?!逗鬂h書·光武帝紀(jì)贊》:“明明廟謨,赳赳雄斷。”按,謨,《文選》作“謀”。 宋 岳飛 《措置襄漢乞兵狀》:“恭奉圣旨,恢復(fù) 襄 漢 ,仰遵廟謨,今已克平五郡?!?清 洪昇 《長(zhǎng)生殿·彈詞》:“當(dāng)日只為誤任邊將,委政權(quán)奸,以至廟謨顛倒,四海動(dòng)搖。”
專制
專制 (zhuānzhì) 獨(dú)斷專行 autocracy 專制主義 專制 (zhuānzhì) 君主獨(dú)掌政權(quán) autocratic;despotic 封建專制統(tǒng)治者世將
(1).世代為將?!妒酚洝だ顚④娏袀鳌罚骸?李陵 既壯,選為 建章 監(jiān),監(jiān)諸騎。善射,愛士卒。天子以為 李氏 世將,而使將八百騎?!?/p>
(2).指世代相承襲的將領(lǐng)。 宋 葉適 《故禮部尚書黃公墓志銘》:“國家徒倚世將捍虜,而不為 蜀 慮叛臣?!?/p>
兵符
(1) [commander's tally]∶古時(shí)調(diào)遣軍隊(duì)的憑證
嬴聞 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(nèi)。——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
(2) [book on the art of War]∶兵書
天遣玄女下,受 黃帝兵符,伏 蚩尤。——《史記·五帝本紀(jì)》
詳細(xì)解釋(1).古代調(diào)兵遣將用的一種憑證?!妒酚洝の汗恿袀鳌罚骸?嬴 ( 侯嬴 )聞 晉鄙 之兵符常在王臥內(nèi),而 如姬 最幸,出入王臥內(nèi),力能竊之。” 唐 劉禹錫 《汴州刺史廳壁記》:“ 長(zhǎng)慶 四年,詔書命 河南 尹 敦煌 令狐公 來蒞來刺,錫之介圭、使印、兵符?!本﹦ 度∧峡ぁ返谑膱?chǎng):“如此 南郡 城池兵符印信,一并交與先生掌管,本帥帶兵出城助戰(zhàn)去也?!?/p>
(2).借指兵權(quán)。《南史·劉峻傳》:“ 敬通 當(dāng) 更始 世,手握兵符,躍馬肉食?!?清 洪楝園 《后南柯·立約》:“手握兵符自主張?!?子虛子 《湘事記·軍事篇一》:“ 忠浩 頗負(fù) 湘 望,既握兵符,隱以 曾國藩 平 洪 楊 自命,反對(duì)革命最力?!?/p>
(3).兵書,兵法。 唐 李嶠 《安輯嶺表事平罷歸》詩:“絳宮韜將略, 黃石 寢兵符?!?/p>
樓鑰名句,丘文定公挽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