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姜特立《除草篇》:
有客勸除草,草去眼中凈。
梵志反著襪,一國皆通病。
頰上著三毛,精神乃殊勝。
微云點太虛,不礙天宇瑩。
芳草有佳色,駐與俗士訂。
曾著騷人經(jīng),屢勤才子詠。
因依仲蔚門,繚繞淵明逕。
不入膏粱觀,唯契山林性。
吾家北窗下,曠土勿畦町。
花草隨意生,紅綠同一盛。
晨露共明蠲,夕煙相掩映。
既傍竹陰清,又連苔色靜。
微薰入衣屨,余潤侵筑磬。
終日坐其間,心清神氣定,心清神氣定。
詩酒頗相關,世事不足聽。
從渠笑吾癡,此意未易竟。
注釋參考
因依
(1).倚傍;依托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詩之八:“迴風吹四壁,寒鳥相因依?!?宋 辛棄疾 《新荷葉·和趙德莊韻》詞:“南云雁少,錦書無箇因依。” 沉鈞儒 《挽張仲仁先生》詩:“還童乏術竟長眠,慟失因依五十年?!?/p>
(2).原因;原委。 宋 蘇軾 《辨題詩札子》:“臣今省憶此詩,自有因依,合具陳述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二二回:“ 唐牛兒 告道:‘小人不知前后因依。’”
(3).辦法。《敦煌變文集·維摩詰經(jīng)講經(jīng)文》:“未委作何計較,令水體而再復本源;不知有甚因依,遣池內之水卻令清浄?”
繚繞
繚繞 (liáorào) 一圈圈向上飄起 curl up;wind around 炊煙繚繞 事情結束后延續(xù)存在 persist 余音繚繞淵明
深遠明達。 晉 常璩 《華陽國志·劉后主志》:“非淵明弘鑒,則中興之業(yè),何容易哉?”
姜特立名句,除草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